22 第 22 章(第3页)

 闻如许刚坐下喝着妹妹倒的水,就见闻焉指着他说到。

 他手上拿的正是一套搜来的笔墨纸砚。

 闻如许放下杯子好脾气地说:

 “三妹妹,路上兴许用的上。”

 闻焉很直白地说:“你拿了这个,谁来背吃的?”

 闻如许一顿,看着地上快堆成小山的食物,改了口:“三妹妹说的对,这些以后有用再置办吧。”

 有了闻如许开头,后面的他们也多少知道自己拿来的东西不适合带着逃命赶路。

 闻如清也盯着闻焉手上的头冠道:

 “三妹,不若把这东西拆了吧,不然太扎眼了。”

 说罢又对闻长宁道,

 “还有那串南珠,都拆了吧。”

 闻焉当然没有意见:“二姐姐说怎么拆。”

 头冠是金丝和各种宝石组成的,并不难拆,几下闻焉就按照闻如清说的拆完了。

 南珠串就更简单了。

 等通通拆下来后,这些值钱的小东西就用装了起来,随身携带。

 最后清了一遍,他们只带上了轻便的行装,一些吃的和换钱的东西。

 忙完后,夜已深,已经不适合赶路了,闻家人只能忍着不适,用搬来的被褥在这叫偌大的船舱打地铺。

 这一夜,几人都睡的极香。

 他们熬了这么久,今日虽吓人,至少暂时性命无忧了。

 一夜无梦,翌日天亮大亮才醒来。

 简单吃了些干粮,他们放下小舟一个个上去。

 闻焉留在最后,把那艘满是尸体的官船砸了个大窟窿,才飞身上了小舟。

 小舟上几人眼睁睁看着那艘船彻底沉入河中,心里不知为何,莫名沉重了几分。

 船沉了,他们也该走了。

 七个人坐在船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没有动作。

 小舟上的人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此时才后自后觉地发现。

 这一家子就没有一个会划船的。

 良久,闻如许开口:“我来试试吧。”

 闻和宁紧跟着道:“我也试试。” 两兄弟手忙脚乱好不容易让船动了,结果又在原地打转了许久。

 他们满头大汗,耽误了好些时间终于摸到了窍门。

 中间虽经历了些波折,可小舟最终还是顺利挪到了回程的河道上。

 后面的两天,小舟从歪歪斜斜修炼成了直线,到底是顺畅了。

 到第五天夜里,他们靠近了澴河。

 只是刚要转过一个拐角,闻焉的声音蓦地响起:

 “停下!”

 她声音低低的,语气却重。

 闻如许闻和宁本能停下划动的船桨。

 “有人!”

 闻父一句话把船上昏昏欲睡的人全部惊醒。

 他们抬眸望去,果然见前方河面漂浮着几只小船。

 船上火光重重,人影随着小船浮动。

 闻如许跟闻和宁赶紧熄灭船上的油灯。

 黑暗中,他们静静注视着前面。

 闻焉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

 她看见河岸边站满了人,河面上飘着的船上,有几个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在不停地试河水深度。

 他们来晚一步,这地方已经有人占了。

 闻焉低声道:

 “前面不能去了,让船靠岸。”

 ……

 同一时间,离河岸不远处的小道上停着一辆青蓬马车。

 一个人从林子里钻出来,拱手向马车内人说道:

 “启禀大人,河深测出来了,只待天亮便可让人下河了。”

 那人话说完,等了许久才听见马车内传来动静:

 “嗯,尽快安排下去。”

 “是,大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