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起死回生!组建东宫新势力!【求月(第3页)

 此时,李丽质正跪坐在床边,小心翼翼的喂她药汤,而香菱则在旁边偷偷抹眼泪。

 “儿臣,参见母亲”

 李承乾刚走进房门,就朝长孙皇后恭敬行了一礼。

 长孙皇后听到李承乾的声音,顿时来了精神,然后勉力的想要从床上爬起来。

 “母亲不要起来,儿臣到您身边跟您说话!”

 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长孙皇后床边,然后对李丽质柔声道:“丽质,让我来喂母亲吧.”

 “啊”

 李丽质听到李承乾的声音,明显的颤抖了一下,旋即连忙朝他行礼;“长乐,见过太子皇兄!”

 “呵,你的伤没事吧.”

 “没没事”

 “那你.”

 “太子皇兄,你伺候母亲吧,长乐先走了!”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丽质就将手中的药碗,慌乱的塞到了李承乾手中,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

 直看得李承乾一愣一愣的,不知所措。

 而就在这时,一直将两兄妹看在眼里的长孙皇后,满脸惆怅的叹了口气:“你不要怪丽质,她还小,昨晚又.。唉,青雀他回宗正寺了”

 李承乾闻言愣了下,旋即才反应过来,原来昨晚之后,一切都变了。

 其实,这种情况他早就有所预料的,毕竟昨晚的他,确实跟以前大不一样。

 很难让人一时接受得了。

 不过,既然自己选择了做那样的事,就没什么好纠结的,顺其自然就好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便不以为意的拿起汤勺,舀了一勺汤药送到长孙皇后嘴边,笑道:“母亲病好了,要赶紧练习儿臣教您的养生之法,这样儿臣就不用来伺候您了.”

 “嗯?”

 长孙皇后怔了下,忽地哑然一笑:“难怪你父皇口口声声的总骂你逆子,你还真是孝顺呢”

 “嘿嘿!”

 李承乾狡黠一笑,又往前送了送汤药。

 长孙皇后神情复杂的看向李承乾,接着道:“承乾,青雀与五姓七望的事,青雀给母亲说了,是王珪让他帮忙的,他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所以.”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还计较这些做什么。”

 李承乾苦笑了下。

 “当然是原谅他啊。”

 “这”

 长孙皇后听到这话,直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而这时,门外又传来了一道急促地关切声:“观音婢!观音婢你还好吗?”

 “陛下,臣妾”

 还没等长孙皇后回应李世民,就见李世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观音婢!你怎么样了?”

 “陛下不用担心,有承乾照顾臣妾,无碍的.”

 长孙皇后抬头看向李世民,勉力一笑。

 “承乾?”

 李世民微微一愣,似乎这才发现李承乾。

 却见李承乾不疾不徐的朝他行了个礼:“儿臣,参见父皇!”

 “哦,承乾来了啊!”

 李世民恍然的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了眼长孙皇后,又淡淡道:“朕听说,你要跟甄太医谈医论道,这么说,你也会医术?”

 “呵!父皇的消息还挺灵通的!”

 “那意思是,确有其事?”

 “算是吧,不过儿臣也并非会医术,只是想要跟甄太医学习医术,好帮母亲看看.”

 “宫里有太医,你是太子,哪需要你学医术?”

 李世民闻言,有些不悦的

板起了脸。

 躺在床上的长孙皇后见状,无奈的暗叹了口气,轻咳道:“承乾,药就交给香菱来喂吧,你陪你父皇到外面说说话,母亲喝完药就睡了,你不用担心,母亲会没事的.”

 “太子殿下.”

 香菱闻言,小心翼翼的跪了上去。

 李承乾眉头微蹙,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药碗递给香菱,二话不说的就离开了房间。

 而李世民见他离开,也一句话没说的跟了上去。

 很快,父子俩就来到了丽正殿外的廊亭里。

 “父皇是有什么话想对我私下说吧?”

 李承乾站在廊亭里,率先开口道。

 李世民皱眉看了他一眼,然后沉声道:“昨晚的事,还没有结束,你知道吗?”

 “知道,然后呢?”

 “关于青雀的事,你母亲给你说了吗?”

 “说了,然后呢?”

 “你!”

 李世民被李承乾这种冷淡的态度搞得很是不爽,但还是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沉沉的道:“朕需要给大臣们一个交代,你明白吗?太子的所作所为,朕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比如说,蛊虫.”

 “唰!”

 听到这话,李承乾的脸色瞬间一变。

 然后,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了。

 隔了片刻,才听他淡淡的开口道:“父皇可知,历史上有种十分常见的阳谋?”

 “什么阳谋?”李世民皱眉反问道。

 “就是功臣功劳过大的时候,皇帝会很为难,杀了吧,失人心,不杀吧,心又难安,处理起来非常的棘手。”

 “于是,这个时候皇帝会假装糊涂,默许奸臣当道。然后借奸臣之手,除掉忠臣,让奸臣扛下所有的民愤。”

 “这个时候皇帝又清醒了,然后惩治奸臣,为死去的忠臣平反。于是乎,民愤平息,众人高呼皇帝英明”

 说到这里,李承乾仰头笑看着李世民,戏谑道:“不知父皇听到这个阳谋,作何感想啊?”

 “这”

 李世民脸色一变,而后有些心虚的冷哼道:“哼!朕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呵呵.”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看了眼屋里的长孙皇后,又淡淡道:

 “儿臣曾听皇爷爷说过,他曾教父皇和大伯你们《韩非子》,那日,大伯在书页里批注‘弧矢之利,以威天下’,齐王偏在旁边画了只歪歪扭扭的鹞鹰。如今,他们倒伏在了玄武门的石阶下,倒像是为父皇您完成了注脚。”

 “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浑身帝王威压,犹如潮水一般向李承乾扑去。

 但李承乾依旧平静如常,就像一面镜子般的湖水,心中没有任何波澜。

 却听他又自顾自的道:“父皇,儿臣的箭早已离弦,这万里河山,便是箭靶。”

 “如果父皇要当儿臣是奸臣,那儿臣昨晚拿出来的刀,可就不还回去了,毕竟.”

 说到这里,悠悠叹了口气,然后抬步朝宫外走去,边走边说道:“天可汗的箭囊里,怎容得下没沾过至亲血的箭呢.”

 “你!”

 李世民闻言,瞬间瞪大眼睛。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响起一道惊雷。

 轰隆隆!

 雷声滚滚,震得人头皮发麻。

 须臾间,枣核大的雨珠,哗啦啦的落下。

 这是长安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雨势很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