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别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求月票】(第2页)

 特别是江陵的发展,他到现在都搞不清那边到底弄出了什么不可一世的东西。

 所以,除非他想跟李承乾父子决裂,或者直接开启内战,否则根本无法阻止李承乾的崛起。

 而就在他们父子再次陷入沉默的时候,杜如晦笑呵呵地来到了他们父子面前。

 “陛下,臣有一事想请教太子,不知.”

 “兵部尚书有什么事就说吧,孤能告诉你的都会告诉你!”

 还没有等杜如晦把话说完,李承乾就挥手打断了他。

 却听他连忙接口道:“不瞒太子殿下,兵部最近也在研究火器,但研究的进度,实在比不上江陵”

 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尴尬的看了眼李世民,然后把心一横,干脆厚着脸皮道:“不知太子殿下是否愿意,让我们兵部也参与火枪,火炮,还有那弩车的制造.”

 “呵,这有什么愿不愿意的,此等国之重器,自然要国家兵工厂制造!”

 李承乾笑了。

 “莫非兵部尚书以为,江陵能大规模制造火器?”

 “这”

 杜如晦尴尬的咧了咧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江陵肯定能大规模制造火器。

 但他却不敢这么说,因为正如李承乾说的那般,国之重器必须得由国家兵工厂制造。

 若是‘私兵器’作坊制造,那可就是谋反大罪。

 却听李承乾又道:“再过段时间,大唐的首座科学院就建起来了,到时候,江陵会有一批研究员到科学院任职,兵部可以派人去科学院学习。其中不乏火器的制作工艺!”

 “真的吗?那太好了!”

 杜如晦听到李承乾这话,兴奋得差点蹦起来。

 但李承乾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仿佛给他泼了一盆凉水,直接浇灭了他的兴奋。

 却听李承乾漫不经心地道:“要想进科学院学习,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必须通过科学院的基础考核,锦衣卫的背景调查,以及签订保密手册,如果做不到以上三点,就别妄想了。”

 “啊?”

 杜如晦闻言,直接就愣在了原地。

 而李世民则皱起了眉头:“你这科学院不是要对外招人吗?难道也像对待兵部之人那么严苛?”

 “这还算严苛?”

 李承乾有些无语的翻了个白眼,然后板着脸道:“不管父皇如何想儿臣,火器的秘密,儿臣是不会公之于众的!哪怕是皇族子弟去科学院,儿臣也会一视同仁!”

 “这”

 李世民与杜如晦闻言,不禁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而这时,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甚至连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秦琼,常何等大臣都走了过来。

 “太子殿下,这火炮真是太厉害了!咱们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啊!”程咬金率先开口道。

 尉迟恭也不遑多让的道:“是啊太子殿下!听说吐谷浑,高句丽都派兵来我大唐了,我正想跟他们好好较量呢.”

 说着,不由得看向了慕容顺,巴托乌等吐谷浑使臣,朗声大笑道:“如果有火炮,我保证将他们打得屁股尿流!哈哈哈!”

 “.”

 慕容顺,巴托乌,李思远,高延寿等使臣闻言,恨不得将头埋进裤裆里,一句话都不敢说。

 而李承乾则笑呵呵地回应程咬金二人道:“不是我不想给你们用,是咱们的火炮还不完善,无法大规模列装!”

 “啊?这还不完善啊?”

 尉迟恭惊呼一声,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了。

 特别是那些异国使臣,耳朵瞬间就竖了起来。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重磅消息。却听长孙无忌连忙道:“承乾,不可胡说”

 “唉,舅舅,这没什么的,反正他们早晚都会知道.”

 李承乾叹息着摆手打断了长孙无忌,然后自顾自的道:“其实当初制造火炮的时候,我就建议江陵的工匠,多制造新的炮弹,比如近距离的散弹,远距离的实心弹,可是,这两样炮弹都不是最厉害的!”

 “那最厉害的炮弹是什么?”侯君集忍不住追问道。

 李承乾笑着看了他一眼,又扫了眼那些异国使臣,故作沉思的摸了摸无须的下巴,直到所有人都望眼欲穿,才若有所思的道:“我觉得,最厉害的应该是开花弹!”

 “何谓开花弹?”魏征也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耐心的解释道:“实心弹是利用火炮作用的冲击力伤人,散弹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是将实心弹变小了而已。但开花弹却不同,这种炮弹既可以借助火炮的冲击力,将炮弹射向指定目标伤人,也可以放在地上,点燃引线引爆伤人!”

 “这”

 秦琼眉头一皱,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沉着脸道:“这不就跟火雷一样吗?”

 “唰!”

 此话一出,周围的群臣脸色瞬变。

 很明显,一听到火雷,他们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晚的事。

 但是,李承乾却表现得非常平静。

 只听他又淡淡地解释道:“火雷的原理跟开花弹的原理是差不多,但杀伤力却是天差地别!”

 “比如引爆一颗火雷,能杀十人,而引爆一枚开花弹,甚至能杀百人!”

 “什么!?”

 听到李承乾这话,全场震惊。

 包括那些异国使臣。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大唐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

 一枚开花弹能杀百人,那百万雄师岂不是只需要万枚开花弹就杀光了?

 额滴个神啊!

 这大唐太子果然是魔鬼!

 太特么吓人了!

 他怎么能造出这样恐怖的杀人武器?!

 就在各国使臣惊得头皮发麻的时候,李世民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却听他沉声道:“如此厉害的开花弹,恐怕不容易造出来吧!”

 “父皇英明,确实不容易造出来!”

 李承乾满脸诚恳的点了点头,旋即又扫视了一圈各国使臣,话锋一转地道:“但是,如果我大唐面临危机,比如要同时面对很多外敌,我相信大唐的工匠在这样的压力下,应该还是能造出来的,甚至更厉害的火器,也不是不可能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