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大唐的骚操作简直难以想象!!【求(第2页)

 “现在并没有看到求援的人,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已经被攻破了,要么就是还没有开打.”

 “呵!”

 李承乾笑了,旋即扭头看向裴行俭,幽幽道:“什么时候,我们的裴镇抚使靠猜判断军情了?”

 “啊?这”

 裴行俭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躬身道:“太子殿下恕罪,臣这就去派人调查!”

 “不用了。”

 李承乾摆手道:“你猜的不错,孤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大概率是后者!”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吐谷浑军并没有攻城?”裴行俭试探着问道。

 李承乾点头道:“如果拓跋弥和慕容孝隽足够聪明,他们一定不会强出头,也一定会等待我们这边的战果结束后,才会决定是否攻城。因为凉州城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会对唾手可得的东西,急不可耐吗?”

 “这个.”

 裴行俭迟疑了一下,旋即深意为然地道:“如果我是他们,我也不会着急攻城!”

 “那你就错了!”

 “啊?”

 裴行俭一脸错愕。幻想姬 追蕞鑫蟑結

 却听李承乾又自顾自地道:“如果我是他们,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攻城,不管薛延陀与唐军的战果如何,拿下凉州城,就相当于拿下了西南门户,上可以威胁唐军,下可以剑指长安!”

 “如果唐军不回援,还可以突袭鄯州,洮州等地。洮州一破,可就长驱直入了.”

 “当然,唐军不可能不回援,那么接下来的局面就是,他们期望的两面夹击。”

 “而这时,如果乙失大度再聪明一点,直接袭击安北都护府,那就可以围点打援,让唐军彻底陷入被动之中”

 “嘶——”

 听完李承乾的战略分析,裴行俭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道:“也就太子殿下敢这样赌,要是换做别的将领,可不敢这样冒险”

 “所以说,战场作战,拼的不全是战略,智慧,还需要勇气!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其实都是需要勇气才能成功的!”

 李承乾感慨似的总结了一句,然后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乙失大度那边怎么样了?他招了吗?”

 “还没有,那家伙嘴硬得很!”裴行俭摇头道。

 “呵,你锦衣卫还怕嘴硬的人吗?”李承乾有些好笑的打趣道。

 裴行俭尴尬了一瞬,然后无奈地解释道:“这不是怕把他弄死弄残了吗?若是别人,我早就大型伺候了!”

 “不是,你为什么会怕把他弄死弄残?”

 “他不是薛延陀大王子吗?”

 裴行俭懵逼了一瞬,不由道:“万一把他弄死弄残了,咱们与薛延陀可就不死不休了!”

 “我晕!你在想什么呢?!”

 李承乾顿时没好气的白了裴行俭一眼,正色道:“我们打的是灭国之战!你以为平定就是打服他们吗?孤不是我父皇,你要搞清楚!”

 “啊?这个,那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尽快套出薛延陀的国情,然后将他的头割下来,送到乙失夷男手中!”

 李承乾不容置疑的说道:“欲要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孤倒要看看,乙失夷男在痛失爱子的情况下,怎么指挥大军作战!”

 “是!”

 裴行俭连忙躬身领命。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急匆匆地奔驰而来,在距离李承乾十米左右的位置,迅速勒停马匹,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太子殿下,凉州城方向传来捷报,吐谷浑数万大军围城,凉州不战而屈人之兵!”

 “呵呵.”

 李承乾哑然一笑,旋即扭头看向裴行俭。

 只见裴行俭反应了一瞬,也单膝跪地道:“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

 其余将领也在这时,纷纷向李承乾恭维。

 却听李承乾又沉声道:“传孤命令,原地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发兵吐谷浑。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大唐威武!大唐威武!”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血不流干,死不休——!”

 高亢的声音传荡八方,鸟兽皆惊,人鬼全避。

 另一边。

 从凉州城狼狈撤退的拓跋弥军,正在零散聚拢。

 而身为主帅的拓跋弥,则一脸铁青的遥望凉州城方向。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凉州城,没想到两次来凉州城,都遭遇了奇耻大辱。

 更让人生气的是,明明已经确定了那晚袭击凉州城诸部的是唐军,却无法直接找他们报仇。

 “该死!这些唐人真该死!”

 拓跋弥愤恨的抱怨了一句,然后扭头看向身旁的属下,冷着脸问道:“副相那边有消息吗?”

 “还没有,副相那边至今都没有消息传来!”

 那名属下摇头说道。

 拓跋弥顿时眉头大皱,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按理来说,慕容孝隽早就应该与他汇合了,怎么这么久还没有消息?难道慕容孝隽那里也出问题了?

 不应该啊!自己给了他两千精骑,就算是面对唐军的精锐,也有一战之力。更何况,唐军的兵马大都被李承乾调到甘州战场与乙失大度决战了,哪里还有别的精锐?

 似乎是为了回应拓跋弥的疑惑,又一名吐谷浑部落的骑兵,一身狼狈的朝他这边本来,在距离他二十米左右的位置,扑通一声摔倒在马下。

 几名吐谷浑士兵见状,连忙前去将他扶起来,然后带到拓跋弥身边。

 只见他浑身是血,有气无力的看着拓跋弥,禀报道:“拓跋将军.副相带着唐军,袭击了我部落,如今正朝米都部落奔去快.快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