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长安乱成了一锅粥!李泰急疯了?【

第379章长安乱成了一锅粥!李泰急疯了【求月票】

长安!

因为天瘟疫的突然出现,搞得城内城外都人心惶惶!

毕竟在这个时代,天瘟疫就相当于绝症,根本没有任何药能阻止它收割生命。

运气好点的,抵抗力强点的,或许能活下来,但大部分人都只能等死。

所以,一旦某个地方发生天瘟疫,最有效的控制办法,就是将那个地方封锁起来,让感染天的人自生自灭。

可长安却不同。

这里是大唐的都城,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城内住的人,非富即贵,城外住的人,也动辄数十万。

若是让这些人自生自灭,恐怕整个大唐帝国都会陷入混乱。

因此,为了抗击疫情,长安城内城外的官兵,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快!快!那边屋子有三个人倒下了!快将他们送到隔离病房!”

“担架!担架在哪里!别抢啊!我这里急着呢!”

“救护马车呢!能不能快点啊!”

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官兵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抬担架,有的指挥马车,有的则负责疏散人群,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整个长安城,仿佛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最辛苦的要数医学院那些医护人员。

她们没有完备的防护服,顶多就是带着面罩和简易手套,几乎随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天瘟疫抗争。

由于医护这个职业,在大唐是比较新型的职业,除了医学院,几乎没有其他地方有医护。

所以,在长安发生疫情的这段时间内,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远超所有防疫的官兵。

即使现在是大冬天,她们的汗水都沁透了后背。

“大夫,您快看!这孩子烧得越来越厉害了!”

一位母亲焦急地抱着孩子跑到一名医护面前,眼中满是祈求。

“大婶!我不是大夫,但我可以帮您看看这孩子!”这名医护一边解释,一边准备接过孩子。

但这名焦急的母亲却连忙将孩子抱回去道“你不是大夫!你看什么病!我要找大夫!我要找大夫!”

说着,她就急匆匆地跑开了。

而这时,另一名医护走过来,无奈地说道:“公主!她那孩子恐怕是不行了!我刚刚看了一下,都开始翻白眼了!”

“那我得赶紧去看看,耽搁一刻钟就危险了!”

“不行!你别去!那孩子感染很严重!她母亲也感染了!你去了也会”

“绿箩!你忘了我们在医学院的第一堂课了吗身为一名医护人员,要献身医学,保护生命!行了!我不给你多说了!”

话音落下,她就急匆匆地朝那对母子冲了过去。

而目送她离开的绿箩却急了。

只见她连忙朝不远处的几名防疫兵呐喊:“快去保护长乐公主!快!”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在发生。

包括襄城公主,巴陵公主她们,都没有因为自己是公主而置身事外。

她们积极的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并利用自己的医护知识,为防疫工作带来新的力量。

然而,即使是这样,长安城的疫情依旧十分严峻。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感染,每天都有数十人死去。

可以说,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

家家户户紧闭大门,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天感染了。

城外的难民区更是惨不忍睹,那些从乡下逃难而来的百姓,由于防疫的薄弱,接连感染天,只能自生自灭。

他们蜷缩在破旧的茅屋里,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与此同时,皇宫之内。

长孙皇后,还有房玄龄等内阁大臣,以及医学院众医者,正在商议防疫事宜。

却听房玄龄愁眉苦脸地道:“孙神医,你们医学院研究的治疗手段,有新进展了吗现在每天都在有人死亡,我们的压力真的很大啊!”

“是啊!朝中也有官员感染了天,我怕陛下回来,咱们的朝廷都没有了!”一旁的李靖也叹息着说道。

但孙思邈却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有新的治疗手段,我们早就拿出来了,现在没有拿出来,就是因为没有!我知道你们急!我们难道就不急吗”

“这个.”

众内阁大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皇后,却将目光落在了马周身上,蹙眉道:“马尚书,锦衣卫可将消息传递给太子了他有没有办法对付天瘟疫”

听到这话,众臣瞬间扭头看向马周。

虽然在政治方面,他们与东宫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现在,他们与东宫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根本没心思内斗。

而且,医学院是李承乾主张建立的,不止他们扭头看向了马周,就连孙思邈,甄立言等医者,都不由得看向了马周。

却听马周连忙朝长孙皇后行礼道:“回禀皇后,锦衣卫杨千户已经派经历司的人去通知太子了,相信太子那边很快就会有答复!”

“这么说,经历司的人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