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一百万两银子可够?(第2页)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闭上了眼睛。

 “这帮蒙古人还真是不知道疼啊!之前徐达和常遇春还没把他们打怕是么?现在以为手里有一些散兵游勇,就敢跟咱大明叫板了?还纳哈出,听这个名字就不像什么好人!当真以为徐达死了,常遇春老了,我们大明就没有可用之人了吗!不就是区区二十万人么,咱大明现在可是兵多粮足,能打仗的人何止百万?既然他们想玩,那朕就陪他们玩玩!只是朕能打得起,十年八年也不是个问题,朕怕他们打不起,怕他们耽误了放牧的时间!”

 众人哈哈一笑,毕竟朱元璋一向都是好战分子,刚才那番话已经代表他们立场了。而众位官员也觉得,朱元璋一回来,这大明才有了主心骨,不是朱标不够优秀,实在是他老爹魅力太大。

 “皇上,那您的意思就是打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

 “打!而且得狠狠地打,要打就得打得漂亮,打得提气!更要赢!朕就派出最优秀的将领,配上工造司最新打造的火铳和火炮,把这帮蒙古人赶回姥姥家!”

 “好!”

 “说得太好了!”

 “皇上这话听着就硬气!”

 众多官员纷纷随声附和,倒不是恭维,只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这蒙古人都欺负到家门了,大明养了这么多兵丁难道就是吃素的了吗,这一仗就得像朱元璋所说的,不仅要打,而且要赢。毕竟没什么能比一场大胜仗更提气的了。朱标也忍不住笑了,原来朱老四这么好战都是因为遗传他老爹的啊,这朱元璋根本就是,只要我方占优势,那两横一竖就是干。也怪不得朱老四北征了那么多次,只能说这是家族遗传的。

 但是朱标此时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元朝廷虽然灭亡了,但是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直都有反扑的趋势。他本来以为,自己身为穿越者,改良了弊政,增强了赋税和军力,大明军队就应该无往不利。但是事实证明,他好像对历史的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尤其是他引以为傲的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好像并没有快速推进历史进程,这让他大为不解。

 “尚书大人,我们明军现在每一支军队里,不是都是有配备了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的么?为什么在草原上的斗争还不占上风呢?”

 兵部尚书也不是吃干饭的,他还真就分析过这个问题。

 “启禀太子殿下,工造司发明的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确实威力惊人,但是也有短板。其一就是制造水平有限,基本上只是上万人的军队才能配备几门大炮,上百支火铳,在大规模骑兵作战的战场上,这些东西能发挥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的大。而且无论是火铳还是大炮,都缺乏机动性,攻坚战和守城战好用,不代表平原战也有用。主要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无法融入战法,抵御骑兵冲击。而大炮更是沉重,很难搬运。其三就是跟气候有关,草原一到了雨季,便连绵阴雨,无论是大炮还是火铳,一遇到水就失了效果。所以现在无论是火铳还是大炮都是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却无法左右战局。而太子殿下发明的地雷也是一样,只能提前布置,埋伏战,还不能算是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