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属于蓝玉的神话(第2页)
士气就是战场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哪怕我只有五千人,但是我打了你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你两万人也只能慌忙逃窜。人在极度恐慌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事情,活命,永远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至于军令,早就已经被他们抛在脑后了。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意思。
最终,庆州城的守将,只收拢了不足两千人,正想着从正门突围,士兵们就报告说,正门已经沦陷,还有源源不断的明军袭来。在雪夜中,借助着火光,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面对着多少人,只觉得哪里都是明军。
能成为上万人的统领,自然都不是等闲之辈。庆州的首领分析了眼前的局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所有人听他指挥,从后门突围。
可惜,蓝玉也算到了。
当他们好不容易杀穿了蓝玉的包围圈,来到后门的时候,蓝玉的副将又率领着两千人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能如此轻松地穿过蓝玉的包围圈,都是因为蓝玉故意放他们离开的,为的就是形成新的包围圈,将他们全部拿下。
蒙古人是勇士,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不怕死,认不清形势。见自己大势已去,庆州城的守将便很识时务地解下佩刀,双手捧着,跪在地上。然后身旁的亲信用着生硬的汉语说道。
“我们,投降了!”
其余的蒙古士兵,见到守将都下跪投降了,便失去了最后的战意,也是纷纷献出兵器,跪在地上,向蓝玉众人投降。
蓝玉的副将见到蓝玉,此时他虽然浑身浴血,但是嘴角依然挂着云淡风轻的微笑,副将也忍不住感慨道。
“将军,您真是神了!”
……
大战结束后,自然得打扫战场。蓝玉的副将带着一千人四处围追逃掉的蒙古士兵,终于在天亮之前,又抓到了一千多人。同时也算出了战损。这一战,蓝玉以绝对的指挥能力碾压,自身损失不到一千人,歼灭了一万多人的蒙古守军,而且又俘虏了三千多人,这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了。不过许多蒙古人都是在睡梦中被杀,或者是被火烧死。哪怕最后逃出来了,也都没有了战意,只能任人宰割。所以就像冯胜说的,打仗,人数从来都不是胜利的唯一标准。粮草后援、天时地利、士兵的士气以及指挥官的智慧,都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
大战结束后,蓝玉并没有选择占领庆州,而是带着三千多人的俘虏准备赶回通州。副将非常不解,随即问道。
“将军,我们为何不直接接管庆州,反而要离开呢?接管了庆州,也算是在敌人的地盘站稳脚啊!”
蓝玉摇了摇头。
“你想想,通州到庆州要多少天?我们手里又有多少人?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庆州城的防御水平你也看到了,光凭我们这几千人,绝对不可能守得住,大将军要是来救援也很难,所以何必自讨苦吃,带着俘虏回去不是更好?我们是奇兵,并不是主力,无论是打仗还是做人,都要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啊!”
说到这里,蓝玉突然想起了当年那个几岁就可以运筹帷幄的人。自己跟他走了一趟,便完全被他折服。这么多年过去了,蓝玉依然觉得,自己以后会效忠的人,只有他一个。当然,这是在朱元璋没了的前提下。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啊!”
……
庆州城的守将现在很郁闷,无比郁闷。他只记得自己率领着大军,在庆州城里屯粮备战,毕竟大本营之前传来消息,明军已经到了通州,庆州城未来可能会成为抗击明军的先头战场。结果自己的粮草还没备齐,人家就已经杀到了面前,把他辛辛苦苦准备的粮草一把火给烧了,还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让他成为了俘虏。只能说憋屈,相当憋屈!尤其是他看到了蓝玉的军队,只有几千人,这种不甘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成了人家的俘虏,手无寸铁。蓝玉为了防止他们作乱还用绳子把他们捆上了,也难为他还能找到这么多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