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论民族文化的差异(第2页)

 纳哈出晕死的几天,他的手下还组织了几次抵抗。不过说是抵抗,基本上就是看到明军射几箭就跑了,毫无战意。而纳哈出醒来之后,也是看透世事,再无战意。随即让人把乃剌吾喊了过来,从长计议……

 经过周密的谈判,双方约定,在伊通河畔,纳哈出向明军投降。带上所属官兵四万多人,以及自己政权的小朝廷,还有各部族的子民牛马什么的,总之就是他愿意把他一切的财产都献出来,然后由朱元璋重新分配,几乎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至于纳哈出为什么就剩四万人了,就算他原本有二十万大军,庆州城一战损失了两万,被冯胜等人收拢剿灭了五六万人,然后全国公观童又带走八万,只能说他还剩四万人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他和大明军队谈判的筹码了。

 而明军一方,对于这次谈判仪式也是很重视的,毕竟纳哈出手下的人马牛羊还是不少的,而且朱元璋也很在意他,当然要拿出最强阵容面对了。冯胜本来是打算亲自上阵的,但是一想到朱元璋对他的猜疑和忌惮,只好把这个功劳让给了蓝玉。

 “蓝玉啊,这次纳哈出受降,就由你代我去谈吧!”

 “您身为征虏大将军,不亲自去接受纳哈出的投降,反而是要我一个右将军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啊?这么大的场面我怕我驾驭不住啊,毕竟我还是一个晚辈。”

 冯胜笑着说道。

 “你蓝玉还有怕的时候?五千人打人家两万人你都没怕,现在去接受一个投降就怕了?放心吧,我已经跟皇上请示过了。到时候纳哈出如果问起来,就说我因为年岁已高,留守在后方了,身体也不允许奔波。你奉皇上的旨意,去接受纳哈出的投降,相信他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你也可以再带些年轻将领,一起去也算见见场面,我看把你外甥常茂带去就不错!”

 大明的官二代,这次征战倒是出动了不少。身为鄂国公之子的常茂,也挂了虚职,在蓝玉和冯胜的身边历练。这种事情嘛,官二代自然也需要镀金。一方面他要是从来没上过战场,日后带兵士兵也不会服气。而另一方面呢,也可以为国家选拔人才,看看这到底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像这种历练,一般都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毕竟冯胜他们很懂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把这些大明官二代保护得很好。不过缺点就是因为被保护得太好了,所以他们有些人的军功并不真实。就好像大明“战神”李景隆,也是去过军队之中历练的……

 对于冯胜的意见,蓝玉犹豫了一下但是却没有拒绝。毕竟常茂好赖也是自己的亲外甥,更别说当初就是自己姐夫常遇春把他一手提拔的,这带着亲外甥去见见世面,外人应该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常茂也在军队中任职了。

 “行,那我就带他一起,不知道大将军还有什么要嘱托的么?”

 冯胜又跟蓝玉商讨了不少细节,最后才放心地让他们离去。只是冯胜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会惹来多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