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高处不胜寒(第2页)

 

朱元璋的送葬队伍足足排了几里,身为一代帝王,这排场并不大。白绸扎成的白蟒漫天飞舞,整个应天城都好像沉浸在悲伤的氛围当中。百姓们也都动容了,他们纷纷排好,跪在两旁,送洪武皇帝最后一程。百姓们的情感,比起官员来,可能要真挚得多,毕竟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军事上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河山,让汉人百姓不必再受压迫地活着。在政治上,他爱民如子,他鼓励开垦,减免赋税,行办学校。这些事情虽然背后都有朱标的推波助澜,但是百姓们只知道,皇上对自己好,他们便记着皇上的好。于是从应天皇宫到紫金山脚下,百姓们都身着白衣,或者带上一块白布,跪在路边,或哭泣,或沉默。用自己最质朴的方式,送这位开国皇帝最后一程。

 

“爹,你看到了么,咱大明的老百姓来送你了。你之前老说,咱娘更像皇上,文武百官,老百姓们都爱戴她。可是你自己呢,百姓们都来送你了,都来送这位洪武皇帝了,爹,您看到了么……”

 

朱元璋给他上了最后一课,即得民心者得天下。

 

“爹,我记住了。”

 

来到紫金山脚下,百姓们便不允许进了,毕竟这是皇家陵园。众人纷纷站队,礼部尚书站出来,念了一大串呜呼哀哉悲矣的词,然后等到了时辰,便让众人将朱元璋的棺椁送入墓室。等到石门轰隆一声关闭,朱标的心也剧烈的颤抖着。

 

从这一刻起,他和他的父亲永别了。他在现世,朱元璋在往昔。他在门外,朱元璋在墓里。至此,永不相见。

 

皇帝的陵寝,自然安排了专业的守墓人,防止盗墓贼还有百姓误入。孝陵门口也有军队,以守卫这一方天地。朱标心里有万千不舍,但是他知道,自己该走了,没有任何的理由再留下,逝者已矣,生者……仍要前行。

 

“走吧,大哥,我明白你难受,但是我们还得向前看啊……”

 

朱棡哪怕已经看破生死,但是仍然抑制不住眼泪。他这番话不仅仅是说给朱标听,也是说给他自己听。

 

朱标看向那封闭的墓室,他的父母已经长眠于此了,从今往后,他的路,只能由他自己来走了,这是段孤独且漫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