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今夜我们一起(第2页)


 陆澈望着她眼中的坚定,忽然想起在泉州港,她面对被星陨粟米控制的漕工时,那声穿透人心的呼喊。


 那时她的金纹亮如骄阳,照得傀儡们眼中的紫光节节败退。


 “明日进京,你便扮成我的贴身护卫。”他忽然开口,“金纹藏在袖口,不到万不得已,不许显露。”


 温南枝挑眉:“堂堂郡主,竟要扮成护卫?”


 “在我眼里,你本就是与我并肩的战士。”陆澈替她斟了杯粟米茶。


 “况且……”他忽然凑近,在她耳边低语,“穿我的甲胄,定比绣裙更英气。”


 温南枝耳尖发烫,却在这时听见楼下传来孩童的笑闹声。


 几个孩子举着粟米灯跑过,灯影里“陆温”二字被风吹得左右摇晃。


 她忽然想起在皇陵地宫,陆澈为她挡住傀儡镰刀时,那声闷哼——那时他的血滴在她手背,比鲛人泪更烫。


 “陆澈,”她忽然握住他的手,“若此次进京凶多吉少……”


 “不会。”他截断她的话,指尖轻轻叩了叩她掌心的粟米纹。


 “你看,掌心的纹路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这叫‘双生纹’,是要一起走到头的。”


 温南枝望着两人交叠的手掌,他掌心的茧蹭过她的纹路,果然像两道并行的粟米茎秆。


 她忽然想起鲛人长老说过的“宿命之纹”,据说只有心意相通的人,掌心纹路才会渐渐趋同。


 “好,一起走到头。”她轻声道,将甲胄扣系在腰间。


 “等平定天枢阁,我们便去南海种粟米树,让鲛人用贝壳换粟米,再办个‘海陆粮贸会’,让陆上百姓也能尝到南海的鲛人果。”


 陆澈望着她发亮的眼神,忽然伸手替她别正发簪:“还需在望粮阁设个‘民心堂’,让百姓们有冤屈便来诉说,有心愿便来投递。”


 “还要挂一面‘粟米镜’,”温南枝轻笑,“让贪心的官员照照自己的良心,可还像粟米般干净。”


 两人相视而笑,晨光穿过窗棂,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与粟米纹梁柱的影子叠成一幅画。


 陆澈忽然想起在民议亭的雨里,她递来的那碗粟米粥——那时他只道是暖胃,如今才知,那是暖了心,暖了往后余生的光。


 是夜,陆澈在民望阁整理行囊时,温南枝抱着件墨色劲装走进来。


 布料上绣着细密的粟米纹,领口处别着枚银质粟米穗胸针,正是她用鲛人送的银线连夜赶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