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袁氏的宝藏 四(第2页)

 消息一前一后回到酒泉郡,刘琰前脚刚进大陵,宋果就打听到屠各压根没有内乱,他意识到被骗却无可奈何,听说使者正在找人马上辞去了商队的差事,来到酒泉见面也是一句话“抢人算我一个”。

 紧接着史路代表曹性来了,他本不会骑马,从中山到酒泉这一路人歇马不歇,半个多月屁股都颠开花了,说完一句“人在大陵”倒头就睡。

 不知道的时候还能坦然过日子,真知道人没死,还拿捏在别人手里,徐辑不管不顾集结骑兵就要杀进并州。

 史路好歹给拉住,请徐明府先冷静一下,首先酒泉郡骑兵数量太少,而且你是袁熙旧臣,去大陵能不能抢回来人不知道,世人肯定会猜到刘琰还活着。

 当时匈奴人带来句赵熙的口信“步撵射雀”,这四个字只有曹性明白,既然用暗语,证明刘琰情况不妙至少是被软禁。然而换个思路,能让匈奴人误会身份还能传出口信,同样能证明人身安全暂时没有威胁。

 大汉地方官上任没必要通知南匈奴,所以匈奴人不了解徐辑在酒泉做郡守,他们找到曹性除了带句口信,还追问徐辑的下落,并且对一口刀颇有兴趣,显然另有目的。

 方才徐辑热血上头,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打听老夫做什么?和刀又有什么关系?”

 史路摇头表示不清楚,匈奴人嘴严的很,始终没能套出更多的线索。

 主薄庞淯小声提醒:“明府,您确实有一口宝刀,兴许匈奴人想要?”

 思召寄托着对故主的思念,比命都重要,徐辑盘算良久,还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匈奴人要思召?要来干嘛?献给曹操?”

 “不排除有这层目的,现在当务之急是见到人,所以您得给我刀。”

 史路讲完可算长舒一口气,来这一趟就为了把刀,同样的话和曹性也讲过一遍,当时曹性也是急吼吼的要杀进并州。

 徐辑上下打量一阵眼前尖嘴猴腮的家伙:“你去?”

 “我去,咋了?”

 史路明白对方什么意思,可嘴上还是不服气,办事要靠脑子,宋果倒是五大三粗,不也两句话给忽悠瘸了吗。

 “我儿!”徐辑朝门外高喊一声。

 门外进来一个戴着重孝,高高瘦瘦的少年人,一副软弱无力的模样走路没有一点声音,感觉轻飘飘的好像踩在棉花上,脸色蜡黄更做实了营养不良。

 “他?!”史路给气笑了。

 庞淯一脸正色,小声提醒:“很强。”

 “强?!”

 史路真看不出这人哪里强,接近九尺确实够高,就因为太高更显的瘦弱,就像根面条,不看高度只看粗细,庞淯能装下他两个半。

 来人是徐辑养子杨丰,杨丰字伯阳,小字阿若,年纪不大名头可不小。剑术宗师王越一生只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史言痴迷剑道,二弟子杨丰独擅搏杀,凉州有句着名童谣“东市斯术史阿言,西市互砍杨阿若”。史言行走在河南,碰到他还能有礼貌的探讨剑术,来凉州碰见杨丰没有废话只有互砍,关键在于每次活下来的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