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辽东收入囊中 三(第2页)

汇总这次北征的各种情报,各方面都证实刘珪是旧门阀的打手,刘珪出面肯定得到主子们的指示,旧门阀这样做既是威胁也是一种拉拢。意思很明显,利刃上挑着一块糖,告诉你轻点折腾我们有刀,别害怕不捅人只是给你块糖吃。

对此曹操只有一句话回应:去你马地。

不用多久曹操就想到了对策,上书大肆赞扬荀彧的功绩,按功劳增加食邑到两千户同时表奏荀彧担任三公,旧门阀不是要废除三公吗?那我让颍川集团的首脑担任三公,再说废除三公就是打颍川人的脸,不说废除就是打你们自己的脸,至于老夫的态度就是看戏。

东汉三公指太尉、司空、司徒,曹操本人是司空,杨彪离职后太尉一直空缺,杨彪不死谁都不敢作。剩下的司徒是当代第一苦主赵温,废除三公是公议没人说闲话,可不废除三公就等于拉他下马,荀彧可以暗地不要脸,明面上还要保持君子忠臣的人设。

荀彧老老实实装好人却结结实实挨上一枪子,他想作三公都想疯了,但是眼下不能做,打死都不能做。事情不好僵持在这里,拖延下去一样会被世人讲闲话,说不准惹恼旧门阀调转枪口再来一枪。荀彧也是头铁直接去找皇帝,又拉上孔融作证,表明态度打死不做三公,曹操连续催了十几次,他就俩字不做。

曹操知道荀彧是什么德行,然而没想到他来这么一手,居然把孔融推到牌桌上,这等于无意中把颍川人和皇权党撮合到一起。果然没过多长时间皇权党觉得自己又行了,孔融加官太中大夫上蹿下跳,和孙权进贡的使者往来密切,还对即将开始的南征说三道四。孔融影响力太大了,他一句“文德以来之”表面上看是说没必要开战,实际上在暗指曹操无德,因为你曹操无德所以别人不服,你才需要用战争手段对付别人。

就在曹操焦头烂额之际,幽州那边传来消息,在曹操讨伐麴义时刘珪占领了辽东全境,一段时间又是屠杀大族又是分配土地,加上零星抵抗耽误到现在战事才算结束。战报先到,公孙康本人连同袁尚首级正在来邺城的路上。

曾经说过刘珪只需要一个来月就能占据辽东,可当真如此神速曹操心里又别扭起来,看战报送出时间又觉得刘珪挺给面子,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零星抵抗都是借口,实际上只打了襄平一仗,说是打仗其实是里应外合,大军一到直接入城人都没死一个。这么晚送来纯粹是照顾朝廷面子,毕竟当时曹操正在打麴义,算时间正是大军回邺城之后战报才从辽东出发。

想到这里曹操点点头,没杀公孙康而是送交朝廷定夺,很会做人很不错,会做人就意味着不会冲动胡来,不妨领你这个情面。政治嘛,就是相互留台阶有事商量着来,好处均占大家一起乐呵呵,既然你给足面子那咱们之间一切就好说。想到这里仔细看起战报,曹操习惯从字里行间分析前因后果,从细微着手进而统观全局。战报整整一大摞,曹操久在军旅逐句品味,逻辑通畅过程细致能确定刘珪没有隐瞒。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聪明人,让人越看越入迷索性点起油灯灯连篇累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