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战斗在太行山上 七(第2页)
随着普回带匈奴人挤进去,场面逐渐出现变化,这些匈奴人随身带有割肉的小刀,与环首刀需要空间施展不同,小刀刺杀不需要多大空间。胡人手持小刀从盾牌上下捅出去不是戳眼就是扎腿,只要有人倒下立刻有人抢占位置。
大弓手抢占位置等于前进一步,曹军抢占位置就得挨上一刀,前面的曹军知道对方耍赖,后面的曹军可不了解。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曹军后面越挤前面伤亡越大,伤亡军士躺着地上一层层摞起来,没多久双方就被尸体隔开无法继续战斗。
于禁在后面干着急却不明白怎么回事,觉得目前的位置看不清楚,干脆来到缓坡顶上正在观察,冷不防一支箭射来扎在头顶,平头破甲箭透进头盔扎在发髻上还在兀自摆动。于禁戴的是中空扎甲铁盔,因为头顶是空心没有封闭,所以铁盔前部做的较高,盔面上密麻麻红色革绳让射手判断失误射高了一寸。
刘琰放下大弓道了声可惜,从头盔的样式能看出该是个名将,方才连发三箭不料对面反应太快,中箭后俯身接连躲过后续两箭,头都不抬猫着腰转身跑下土坡。于禁这一箭没白挨,刚才只看一眼就验证对面兵力比自己要多,兵力差距不大还有把握能攻下来,可是对面兵力多一倍的情况下硬打就不现实了。
俯瞰沟底堡像个大号的翁城,四角各有一个烽燧连接墙壁,如同一个空心的方盒子环绕堡垒中央的空地,想攻击城墙只能从四角的烽燧小门进入,一人来宽的小门守军用很少的兵力就堵死。曹军冲进去霎时四面受敌,要冲进堡垒就要消耗人命拿下小门,消耗人命的同时还要承受四面八方的打击,在兵力弱势情况下等于单方面屠杀。
不是刘琰智力不够,不放于禁进城的主要原因是被刚经历的危险吓住了,曹军令行禁止毫无畏惧明显战斗力不俗,手下这帮胡人可都下马了,骑兵下马战斗力比不过正经的步兵,怕放曹军重甲步兵进城出现意外。
刘琰心底发虚,于禁也没好到哪里去,肯定不能攻进城去,留在这里消耗也不是办法,等到重甲军消耗光了轻步兵再上去一样送死,因此继续进攻已经没有意义。一阵杂乱过后曹军开始撤退,与来时一样队列严整缓慢绕回了隘口广场。
刘琰打心底里佩服刚才那位将领,军队伤亡差不多一半了,这种情况下还能控制军队,没有一丝崩溃安然退出战斗,换做自己肯定撒腿就跑了。
于禁回去第一时间汇报赵俨,明确告知刘琰在两千人上下,赵俨虽说看不起于禁出身,可是对这位宿将的本事却没有丝毫怀疑。山谷里大军施展不开,赵俨李典于禁只带了五千多人进来,刘琰有一千人还可以打,可两千人龟缩在要塞里,靠五千人进攻怎么算都没把握。
不能确定高干会不会返回上党,丹河谷口必须有人防御,上党其他县城也得有军队坐镇,让朱灵他们来助战还不行。几个人商议一阵决定报告老板,赵俨至信曹操同时调整了部署,李典守住隘口防止夜袭,大军在太行陉里就地驻扎等待曹操援军。
曹操得到消息还满不在乎,高干跑去河内无所谓,没有根据地他蹦跶不了几天,不信他还敢蹂躏河内得罪司马家。刘琰死而复生也不算什么大事,她就一个满脑子水的权贵。可是接下来的消息却让他坐不住了,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包围壶关,大军只用了十天就赶到太行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