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春山如黛草如烟 六(第2页)
此后几人坐在地上不再讲话,默默的等待着前几天约定好的时候。初春乍暖还寒,紧挨篝火也抵不住半夜寒风刺骨。月至中天史路朝军正打了一个眼色,后者登上关墙不一会儿反身猛一招手,几个军士迅速跑到城门处,寂静中吱吱嘎嘎的响动异常刺耳。
城门刚打开一半曹军便冲进关口,重甲反射月色寒光闪亮,金铁交错碰撞烈烈作响,曹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小金城,一路冲向北口关。
十几名曹军簇拥一个重甲将领跑到史路跟前:“可是史八达?”
史路讪笑拱手:“可是张文远?”
张辽点点头,看向史路身边几名军士:“必有厚赏。”
史路数了数身边人头一个不少,此时他面色陡然一变:“一个不留!”
史路下令曹军不会听,张辽就不一样了,一声令下几个军士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等人尽数倒在地上张辽才皱眉开口:“给我一个理由。”
“你不懂。”史路拍拍衣服上的浮灰,刚转身又想起什么俯身一具一具摸索尸体。
等黄金都找全了张辽还呆在原地没动,史路着急了:“王度住处在前面不远,为曹公大事计文远当速除之!”
北匈奴离开草原后鲜卑各部趁机占据漠北,到檀石槐这代统一鲜卑,好景不长子檀石槐死后儿子和连与堂兄魁头争夺继承权爆发内战,鲜卑分裂东西两部,和连与魁头年年争斗谁都没能取得上风,导致鲜卑各部越发分离。
不就和连战死儿子骞曼继位,两边谈妥在骞曼成年之前由魁头监国,鲜卑内部刚得到喘息却不料事情陡然变化,骞曼无法忍受被魁头欺压鲜卑人再次爆发内战,这一次双方的争斗更加激烈,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
去年曹操发布命令正式放弃雁门云中等七郡,同时抛弃朔方、山西一带本就被匈奴人占据的地区。将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都让给了鲜卑人,从此这些郡县不再是大汉土地,各处胡人以附庸形式服从中央。
土地不是平白无故送出去,鲜卑人得了土地抢到奴隶也会派人加入军队,这一举动招致各方强烈反对,不过曹操顶住压力,北方刚刚平定,和平与发展才是对外关系的永恒主题。作为大汉执政对维护和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土地换和平,全面发展和周边游牧各部的友好合作关系,年深日久双方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必定能走出一条睦邻友好的康庄大道!
大汉面积那么大不在乎割让一点贫瘠的土地,事实上割让出去的郡县已经被胡人占据,要拿回来势必进入战争状态,打起来不是一年半载能够解决。主力军队不能总驻扎在边境,经济上负担不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统一才是当下第一要务,任何事都不能干扰统一大业。在此之前,适当的让出土地也好为和平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至于土地割让出去之后,生活在上面的百姓就管不着了,又没说不让你们回内地,也派军队去接了,你们贪图家当耽误时间落下了那怨谁?国家大事这么多,总不能没完没了的专门派军队接吧?
为防止胡人做大朝廷不是没有对策,并不是一股脑将地盘全给出去,而是秉承以胡制胡的政策同时授予魁头和骞曼地盘,魁头占据代北和半个雁门郡,骞曼分到半个云中郡和定襄,曹操故意没有具体划分其余地盘,美其名曰不干涉内政。
两人本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结果正如所料,双方为了地盘人口殊死争夺,曹操在一旁稳坐钓鱼台,今天给你粮食明天送他物资。很快两个人反应过来,争先向曹操表忠心只求多得一些好处。
代郡局势比较复杂,阎志始终控制着马城,西部鲜卑领袖魁头以高柳为基地,和乌桓普富卢部结盟,两人以治水分界河北归鲜卑河南归乌桓。汉朝按照鲜卑人风俗打扮,武断的分成秃发和索头两类,当然这并不准确,其实就连鲜卑人自己都不能准确区分,很多其他草原人也自称鲜卑,时间久也就将错就错。
刘豹死后拓跋诘汾跑到代郡,因为其在索头十部中影响力很大,魁头热情欢迎还授予道人县作为立足点。魁头连单于都不是,拓跋诘汾出于无奈才来投奔不可能甘愿受制,没过多长时间曹操暗中抛来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