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独上西楼月如钩 一(第3页)

 关中最强的军阀有三支,马超控制陇西郡,韩遂在安定郡立足,段煨在弘农防御东大门,他们三个为军方老大的虚名相互不服。其中段煨实力最强,马超韩遂联合起来和他抗衡,同时两人自己也有矛盾;韩遂和宋建眉来眼去拆马腾墙角,马超和羌氐结盟反过来排挤韩遂,宋建和羌氐这两个打下手的还总爆发冲突。

 三个人不敢明着冲突,自然而然想到寻找代理人,以杨秋为首联合梁兴、张横、马玩组成凉州派,和成宜、候选、程银、李堪等河东帮相互看不顺眼。马超与韩遂支持凉州派段煨则支持河东派,而段煨的合伙人皇甫郦和张昶却各有打算。

 段煨背后不光有韦康助威,还有颍川唐氏和弘农杨氏在背后出力,按说他在斗争中始终占据上风,可是他却一直没能成为关中军队的领头人。问题出在段煨内部,简直就是关中军头倾轧的翻版。

 皇甫郦出身朝那皇甫氏同河东人关系密切,又和坚定的割据派张氏兄弟一个鼻孔出气,凡事利于中央他就掣肘,割据派出现颓势他就在背后帮忙。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张氏兄弟中有一个反骨张昶,还偏就在段煨军中排行老三。不管段煨还是皇甫郦,不论凉州派还是河东派,利于维护中央权威就支持不利他就反对,刚才还帮凉州派说话,转头就偏向河东帮使劲。

 相比军队官场上更热闹,韦氏在关中地区已经发展到顶,他家希望曹操接收关中,韦氏能够进入中央获取更大的辉煌。由于唯才是举令的关系,关中小豪强对曹操有好感,故此围绕在韦康身边全力支持。

 其他关中大士族还没到韦氏这个层次,他们情愿保持割据状态,所以和军队一拍即合共同对抗韦康。双方维持表面和平没有撕破脸,完全是韦康没蠢到公开叫嚣投靠曹操。

 因为韦康是个聪明人,对于韦氏来讲关中地盘和军队才是手里的筹码,想得到更大的利益就要维护韦氏在关中人当中的领袖形象。如果曹操给的价码不够,韦康不介意和中央斗个你死我活。

 在中央看来韦康和关中军阀没什么不同都是打击对象,如果说钟繇为了保住地盘甘当缩头乌龟,那么雍州刺史邯郸商就是中央的马前卒。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将局面搅和的更乱,总和名义上关中领袖韦康闹别扭。

 韦康不想和中央的关系闹到不可收拾,军阀背景的张猛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张猛和哥哥草圣张芝一样坚决支持割据,结果军阀参与进来乱上加乱。司隶校尉只会装死,邯郸商孤立无援豁出老脸拉上徐辑帮忙。

 然而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徐辑向着老朋友邯郸商可不仅仅因为友情。首先徐辑反曹,其次徐辑属于小豪强;这两点本身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袁氏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他必须基于现实环境考量自身立场。

 因此徐辑帮助邯郸商也分具体什么情况,对本地小豪强有利的事就支持,涉及到中央尤其是对曹操有利那就对不起了,别管有没有好处,就算刀架在老朋友脖子上也不会劝阻一句。邯郸商慢慢看出端倪,他和徐辑之间也不再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