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独上西楼月如钩 五(第2页)
突然呼延氏咳嗽几声提醒,刘去俾也发现刘靖神情不悦,紧跟着补充一句:“西河还有同样数量的粮食等着发运。”
“不够。”刘琰说完看向呼延氏怀中的孩子:“难得认下子嗣真舍不得离开,救灾是正经事不想走也得走,这样吧,我需要毛毡和羊越多越好。”
呼延氏抽出一只手在眼角抹了抹,再抬头面露不舍:“我也舍不得你呀,这样吧,我做主拿出毛毡五万斤,羊两千只。”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灾民已经不是人了,粗糠混合树皮野菜熬制稀粥能吊着命不死就行。问题在于关中属于北方,不怕粮食不够就怕灾民熬不住冬夜的寒冷,所以十万斤毛毡和两千只羊比粮食重要的多。
两千只羊的皮毛不用做成衣服就能保暖,肉干能够长期保存,等到冬季大锅雪水里放进一捧肉干,满锅热乎肉汤既能治病还能保命。五万斤毛毡更了不得,混合些干草能做出一千顶成帐篷,足够十万灾民遮风挡雪挺过漫长的冬季。
连说几个好字之后刘琰下定决心,走到呼延氏面前深施一礼:“大汉孝阳亭侯,散骑太中大夫,常侍谒者刘琰刘威硕祝阏氏万年。”
“都是一家人你这是闹哪一出?”呼延氏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起身躲避几步却走到主位和刘靖并排坐下。
“在下是客人,虽贵为侯爵也应拜谢主人厚待。”刘琰这次直接跪下。
“咱先不说是否做客,侯爵大礼我可不敢接。”呼延氏话虽如此讲可却没再次躲避。
“这不单是侯爵跪谢,这是关中几十万百姓谢您活命之恩。”
呼延氏长长哦出声:“那这一礼我且当得。”刘琰抬起头看向对方怀中熟睡的婴儿:“在下正式请求过继属国都尉嗣子,今后继当承梁王爵位,您不是说过他会是大单于吗?那就以大汉梁王的身份执掌属国。”
本以为还要讨价还价一番,结果惊喜来的太突然,惊得延氏目瞪口呆。她了解内情也明白轻重,就是因为太了解太明白她才震惊她才激动她才狂喜。
但狂喜之余还算冷静,还差一句亲口承诺没说,呼延氏压抑发颤的嗓音明知故问:“两位国相、宗正寺还有梁王,他们能认可吗?”
“我,大汉孝阳亭侯,世祖皇帝血脉中山简王之后,刘镇北胞妹梁王世子陛下姑母,我说是便是由不得旁人不认可。”
刘琰的反应和预想有很大区别,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总之很奇怪,刘靖此刻有些后悔:“也许这件事该从长计议。。。。。。”
“大汉要亡啦。”刘琰深吸一口气惨笑:“南征已经开始,胜利是必然结果,谁会在乎?谁能在乎?谁敢在乎!”
紧跟着刘琰长叹一声:“关中几十万人在遭难,我总要做点什么。”
刘去俾显得很纠结,说起话扭扭捏捏:“只你认还不够。”
“你有话直说。”刘琰隐约感觉事情不会太顺利。
“首先一件事,单于出身庶子家族说不过去,可是。。。。。。”刘去俾斜了眼刘琰,忍了忍到底没提大陵的事:“法理上讲大单于只能是于夫罗的儿子,刘豹,大单于刘豹。”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刘琰的心简直凉透了:“我还要和死人结婚吗?”
刘靖的脑袋都快埋到肚子里,呼延氏看在眼中恨上心头:“舍不得?”
刘去俾适时打圆场:“扯不上舍得不舍得,也不用你嫁给谁,只是名义上有个说法。”
草原上领袖同名的现象很普遍,早期草原人物的寿命动辄八九十岁一百来岁,其实不是同一个人,有过继的原因,也有慕名攀附的心态在里面。
取名刘豹用意非常明显,淡化屠各部出身突出单于的正统性,彰显对所有南匈奴贵族一视同仁的态度。所有匈奴贵族会举双手赞同,对他们来讲只要不是刘靖做单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