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独上西楼月如钩 七(第2页)

还有一点很关键,刘备和荆州士族走的很近,通过一个诸葛亮,和江夏黄氏、襄阳庞氏、南阳蒯氏,连带着江东孙权都扯上关系。你刚继位的刘琮,一个小屁孩儿什么都没有拿什么跟他比?

军队听刘备指挥,本土士族支持刘备,连孙权都和他交好。扪心自问您的亲舅舅蔡瑁打的过刘备吗?政治斗争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就算刘备甘于作客人手下也会推他上位,可以说打赢与否都对刘琮不利。

刘备只是知道刘表去世,许久之后襄阳的使者宋忠来通知才晓得刘琮投降,这时候曹操大军都越过新野了,荆州此时投降不亚于晴天霹雳。不能怪刘备大惊失色,大后方放弃抵抗导致第一道防线土崩瓦解,现在不仅是樊城孤立无援无法坚守,没有物资补给撤退都成了最大的难题。

火烧眉毛容不得多想,路就摆在眼前也不用多想,刘表一直在准备防御作战,整个荆州的物资都存贮在江陵,去江陵依托长江防线坚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道防线就是为第一道防线崩溃做的准备,只要坚守江陵曹操就不可能拿下荆州。此外江夏是长江防线不可或缺的一环,刘琦有上万水军就在江夏,派出使者通知一声他必然会站在刘备一边。

从所处位置上看刘备南下江陵比曹操快得多,到达江陵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撤离时经过襄阳城诸葛亮提出建议发动突然攻击,拿下襄阳等于双子城都在手中,抵抗一时再号召荆州人共同对付曹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刘备没有同意,不光是不忍心夺取侄子城池,真实原因在于襄阳汉水防线要依靠强大水军才能起作用。荆州水军都跟着蔡瑁投降了,曹操得到荆州水军后双方优劣易形,只靠江夏刘琦的水军支撑防御战刘备没有把握。相比之下守卫江陵长江防线要容易的多,江陵本身是物资储备中心,本身存有大量物资不用依靠治水权获得补给,有刘琦的江夏水军从旁策应足够防御江面上的攻击。

曹操屠城的恶果终于显现,老百姓不信曹操的宣传跟着刘备朝江陵逃难,有人建议刘备放弃老百姓快走,可惜刘备不答应。老百姓怕被屠杀,都愿意跟着刘备,走到当阳时周围跟随了十余万百姓。

此地处在襄阳和江陵之间,曹操大军已经进入襄阳,派出骑兵追击随时都可能撵上。最佳策略是抛弃百姓急行军抢先到达江陵,刘备仍旧没有抛弃百姓,傻子都知道带着老百姓去江陵不现实,因此他改变了路线不去江陵而是朝东去江夏。

命令关羽率领主力部队先抢占汉津渡口,只要带着老百姓东渡汉水就能从容去往江夏。这样做等于放弃江陵,放弃最后一个能挡住曹操的正确选择。无法依托长江防线也要打下去,此时刘备心中已经在谋算联合孙权了。

曹操并不知道刘备转向朝东,他最担心的还是江陵被刘备占据,稍作安顿亲自率领五千骑兵疾速追赶,目的是抢先到达江陵城。

幽州骑兵强悍的战斗力给曹操的触动很大,整合张绣并州骑兵又不惜割让土地放弃人民招揽鲜卑骑兵,到底给他建立起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这次南征特意遴选其中五千精锐作为突击力量随同。

此前刘珪为表示忠心,派出刘德然和范方两人协助,这次追击范方的乌桓轻骑也在其中,曹操带上他不为别的,就为向幽州人展示一下军威。刘备带着老百姓一天走十几里,曹军骑兵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双方在当阳县东面一处冈岭猝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