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二(第2页)

 在坐都和刘琰有交集,陈群出身颍川高门和荀氏、唐氏交情莫逆,刘琰再有不好也不该当着他的面讲。司马懿出身士族高门,只要是士族高门就天然偏向刘琰,现在人家脸色没有任何表情,可你知道他心里是否别扭?

 曹丕就更别说了,青春期刚到就给刘琰偷偷拐带喝花酒,包房里青年男女酒劲上头,对外宣称吟诗作对没准顺便搞些别的娱乐活动,这种事除了当事人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吴质吓的脸色铁青,曹丕紧忙上前轻抚朱铄后背:“世人尽知彦才忠义,然季重也是情急失言。”

 大领导出面圆场算给足面子,朱铄点点头重新坐回原位。曹丕环顾一圈,似乎记起一些过往突然发笑:“你等不晓得刘孝阳其实是个妙人,个性果敢言语直爽文采也尚可。”

 陈群笑着打趣:“文采尚可?好高的评价。”

 曹丕扮作一副认真的面孔:“文词佶聱,格律生硬,确有堆砌浮华之嫌,然其术数造诣非常人可比。”

 司马懿点头认可:“术不是一类技能,而是一门智慧。”

 曹丕鼓掌称善,随后伸出手指在面前晃动:“内通神明外应世事,类越人问剑之言,盖凡者不明其深,理浅不能见其本,表于迂诞若是而非,此诚上下之术也。”

 这个评价可以讲很高,拿越王勾践向越女讨教剑术的故事形容刘琰得道之深,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深奥的哲理,普罗大众觉得她行事乖张似是而非。然而这一点正是曹丕认可的高深之处,既所谓上下之术,可惜刘琰得道日久却不自知。

 任何社会都存在割裂,随着社会分工越发细致,来自财富分配不公的二元分化,导致社会割裂不可避免。顶层要求的社会稳定不是避免社会割裂,而是尽最大努力保证社会不滑入到分裂的深渊。

 社会稳定的本质是:顶层获取所有社会资源,既掌握权利又控制利益还占有话语权,权利和利益密不可分,话语权则是稳固以上两点的基础。有压迫必然有反抗,因此食利的顶层和弱势的底层天然存在对立,且不可调和。

 让渡社会资源是维护稳定的唯一出路,然而顶层不会大刀阔斧的进行社会改革,因为这样做就违背了维护稳定的初衷,那么缓慢改良就成了顶层的最佳选择。改良有个前提,权利和利益不容让渡,而话语权是保证获取权利和利益的根本手段。

 说白了三个方面一点都不能让,这好像是一个死局,但顶层找到一条折中方案,就是所谓上下之术:通过所掌握的话语权愚弄底层民众。将话语权放到阳光下,告诉所有人顶层一直在改良,社会始终在进步。

 愚民政策并非拒绝授予底层知识,恰恰相反,知识的授予可以提高话语权的权威性。问题不在授予知识,而在于授予什么样的知识——将知识拆解的面目全非,用朦胧的,繁琐的绝对正确来混淆背后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