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第2页)

 徐庶啧啧两声:“您不恨吗?”

 “不但恨之切齿,我还后悔呢。”刘琰跟着自嘲一笑。

 徐庶哦了声紧跟着问道:“谋害上位干嘛不惩处?”

 刘琰咂咂嘴还想讨要点酒喝,唐翔掏出小酒瓶晃了晃:“元直问你话呢。”

 “你先给我酒。”

 “先回话,我也想知道原因。”

 “上位轻从布衣,豫且何罪之有?”刘琰说完一把抢过小酒瓶一饮而尽,喝完意犹未尽伸手还要。

 这个典故叫“白龙鱼服”又叫“鱼服困”。说的是很久以前有条神龙突发奇想,变成一条鱼在水潭里游玩。碰巧这里是渔夫豫且每天打鱼的地方,看见一条肥硕的大鱼二话没说一箭射中鱼眼睛。

 这点伤对神龙不算什么,可是神龙觉得委屈就向天官告状,一个凡人居然伤害神龙,请惩罚他一整年打不到鱼。

 天官很奇怪,凡人看见神龙跑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伤害呢?所以天官就问当时你是什么形象出现在渔夫面前?神龙不会撒谎,说当时我变成一条肥鱼,正在水里愉快的玩耍。。。。。。

 天官一听就明白了,这事不怪渔夫问题出在你自身,你为啥要变成鱼呢?人家渔夫打鱼天经地义,你变成一条鱼不弄还弄谁?所以神龙只好自认倒霉。

 没料到刘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大局观和负责任的角度考量,领导犯错不能简单的从自身找错误,否则团队就没法带。不仅领导个人威望受损,集体也会因为核心人物粗暴的自我否定陷入不必要的内耗。

 唐翔对着徐庶小声抱怨:“过去不是这样,自打跑来救灾就变得神叨叨,我觉得这是崩溃的前兆。”

 徐庶决定换个角度再问一次:“愚不自知,私而忘义,小人斯滥不惩难纠其害。”

 刘琰不假思索直接回答:“都言君子固穷,小人斯滥,足下何曾有见穷君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足下何曾有见论道而不计酬?所谓斯滥,非小人君子之别,实固穷耳。”

 想人学好很容易,让他吃饱穿暖就足够了,老百姓连活着都成了奢望,你还逼着他们有道德这就是强人所难。卫道士嘴里说的天花乱坠,教人这个对教人那个错,好像他是天下道德最高尚的楷模,大家都该像他学习。然而去翻翻他的底就知道是个有钱人,你有钱生活不愁才能谈道义,逼着穷人跟你一样高尚这不是虚伪吗?

 孔子还说过,是人使道义发扬光大,不是道义让人变得伟大。可是事实上很多伪君子靠着满嘴道义获得荣耀,深入了解就清楚他也没少干龌龊事,勾心斗角比谁都能耐,不然也没实力站在阳光下和大家谈高尚。

 相互谈论高尚不就图名声和带来的收益吗?请问你见过不图名利的所谓君子吗?说到底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只有一点:财富多寡。有钱了自然能装扮成谦谦君子,假如没有钱还是省省精力,多考虑怎么养活一家人吧。

 一句话给徐庶干沉默了,余光瞥见腰间洁白无瑕的玉佩,价值连城万里挑一,和身穿的粗布麻履形成强烈反差。怎么看怎么扎眼,怎么琢磨怎么不舒服,徐庶吞口唾沫,连带想反驳的话一起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