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已是悬崖百丈冰 五(第2页)


 另外,刘琰不是给赵甯和杨秋求爵位吗?不妨答应他,给赵甯江南亭侯授予杨秋关内侯。让她手下的统帅沉浸在喜悦中,兴许能多拖延些时间,反正都是虚名不成功也无所谓。


 刘晔讲完潇洒落座,满堂鸦雀无声各个目瞪口呆。沉寂好一阵,董昭第一个轻轻拍手,噼啪声带动情绪,随后便是众人如雷鸣般热烈鼓掌。


 曹操面露欣喜也跟着轻轻拍手,表面看在赞同,实则他可不敢大胆往前走。内心中刘琰终归是肘腋之患,刘珪才是腹心之害。


 曹操亲身领教过幽州军的战斗力,就怕兄妹俩联手,骑兵通过塞北草原忽东忽西,搞的处处预警,烽火连年叫人头疼。


 荀彧用生命递上屠刀就该顺势而为,放过这次大好机必定陷入被动。如同董昭说的那样,放过等同于默认,保皇派受到鼓舞步步紧逼怎么处理?保皇派真跳出来还不算可怕,就怕世人觉得曹操有顾虑,间接证明曹操实力不足。


 威势受损的程度直逼赤壁之败,关中这颗软蛋打完,剩下的都是硬茬子,没有辉煌的胜利再拖延日久,那就不是人家暗中联络这么简单。到头来还是要动刀解决,与其等对方做大还不如现在动手,越早动手对曹操越有利。


 眼瞅曹操赞同之后却迟迟不表态,贾诩慢悠悠发言:“丞相所虑者唯幽州耳。”


 “嗯!”曹操眼睛一亮,贾文和抓住重点,归根结底就是怕幽州南下突袭。


 “幽州难治,智取尤胜强求。”贾诩卡吧着眼睛又冒出一句。


 曹操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当众来了个习惯性战术后仰:“奉孝曾有言,北境长久之策当问计文和,奈何诸事繁杂老夫倒忽略此事。”


 说着曹操探手相请:“请先生教老夫何谓智取。”


 “并无长久之策,若论成全北境二十年平和,在下当有一谋。”


 曹操郑重拱手:“请教先生。”


 “请授纸笔。”贾诩不想当众说出来,幽州和中原藕断丝连,有所防备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等纸笔摆好贾诩拾起笔,没来由瞥了司马懿一眼,一撇之后便低头动笔。刘珪封侯时贾诩就断定双方必然决裂,从此之后一直关注幽州态势,对于如何应对心中早有腹稿,洋洋洒洒两千余字一蹴而就。


 整个策略就两条:断生路,引民乱。


 幽州骑兵强在甲胄,幽州八千铁骑人人重甲,上马冲阵下马攻城来去如风弓弩难伤。说到这些甲胄就不得不说幽州的手工业,而发达的手工业又离不开丰富的矿产资源。


 辽东的煤矿和铁矿大部分都在露天,开采容易冶炼也方便,自从刘珪封了辽阳县侯,便将治所迁移到候城,以这里为基地开发辽东的煤炭和铁矿。然而受限于幽州劳动力不足,产能一直提不上去。


 劳动力正是贾诩要说的重点,相比于矿产,农业产出不足则是幽州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历经几十年战乱加之天灾不断,幽州百姓十不存一。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百姓遭到掳掠充作部曲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