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从大地起风雷 六(第2页)

 益州没经历过重大战乱,本地士族没有受到过打击,东州人手握重兵都不能完全压制本地士族,处在夹缝中的寒门不具备发展壮大的环境。提拔寒门制约只会乱上加乱,搞的东州人不高兴益州人心里也冒火,刘璋陷入两面不讨好还没有自身的势力的窘迫境地。

 和稀泥总有个头,锅的空间有限,扬汤止沸迟早冒出来,翻锅之后一地鸡毛,除了你刘璋有好日子,其他人谁都得不到好。东州人和益州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动了换人的打算。

 刘璋看得出来,孤家寡人的日子不好过,便放眼外部寻找助力,趁着赤壁之战派张松去荆州面见曹操探探口风。最后一块停车楔子抽出,历史的车轮开始缓缓滚动。

 刘璋和关中军阀一样,不到最后关头不可能投降,张松来一趟无非做个样子,借助外部威势压制内部反对的声音。

 这一点曹操心知肚明,所谓天下大势不可逆,眼看统一在望正值曹操人生巅峰时刻,不可能给一个割据军阀做陪衬。曹操姿态摆的很高,礼数也不算周全,简单几句交谈过后只授予张松一个县令。

 不是说县令不好,给什么官丞相说了算,问题出在张松的哥哥张肃身上。张家两兄弟外貌差距极大,张肃天生一副美浓髯,人称“相貌伟岸,气度威严”,而张松的风评则却是“为人短小,不治节操”。

 要说形象好气质佳确实占便宜,一年前张肃以益州别驾身份出使曹操。曹操极为欣赏张肃,一见如故奉为上宾,先拜张肃丞相军谋椽,等送别时又上表皇帝拜张肃广汉太守。分别时曹操依依不舍,送出很远才作罢。

 张肃的身份等于丞相幕府官外派地方太守,回到益州不方便继续担任刘璋的别驾,张松就接替哥哥升任益州别驾。

 不说张肃出使之行何等荣耀,就说亲兄弟以同样的身份出差,授哥哥太守高官,弟弟才给个县令敷衍,这不是公开埋汰人吗?

 张松没脸回家乡见父老乡亲,跟着南征部队走到荆州便赖着不动,托关系走后门想着能有个转圜。曹操始终爱搭不理,等到赤壁战败再想修复关系张松已经跑了。

 张松跑回益州见到刘璋,第一句话就是曹操这个人品行忒坏,活该赤壁战败,眼下他逃回北方想管益州有心无力。不过主公别上火,我张松不是白跑一趟,说着话抬手一指:主公您向东看。

 现在荆州话事人是刘姓同宗,重点不在同宗,刘表也打过益州的主意,重点在于这个同宗不一样,是个很能打的仁义君子。仁义不用多废话,他和曹操打了这么多年,没灭亡不说还占有荆州,单这一点就说天下谁能比。

 这个外援看起来比曹操靠谱,刘璋决定派张松再跑一趟。刘璋不知道的是,张松出门就去找法正。三辅系一直不得志,选择和益州本地士族相互照应,法正的心思很多人益州本地士族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