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金装宝剑藏龙口 五
六盘山系自东北斜向西南,穿越群山南下走高平是最便捷的通道。从山口出来豁然开朗,当面一块南宽北窄喇叭口状的小塬地,就是后世所称的养马塬,高平城正修建在小塬地上,穿过高平城地势才逐渐平坦。
六盘山主路之外还有若干条通道,后汉时代能走的只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在高平城西南方向,常年溪水冲积出的一段河谷,此处唤作西水口。虽然无法通行大军却也不得不防,张合派遣戴陵军在此修建一座简易砦子进行防御。
考虑到高平城距离山口还有五十里,养马塬地势宽阔,刘琰来到此处不打高平,两万人直接过去也并非不可能。
张合亲临现场勘察,发现紧邻山口处有一座小小的台地,站在台地边缘整片出口都在远程打击范围之内,这个位置最适合建立防御堡垒。
和众将商议之后决定以台地为核心建设防御工事,因为东边不远有条定川溪,故此命名为定川砦。同时在山口挖掘壕沟网,最大限度阻滞骑兵机动能力。
当时的自然环比现在好太多,树木都是现成的,砍伐之后竖在地上就算砦子;冬季挖掘壕沟比较困难,好在不必挖的太深,能阻碍骑兵正常通行就可以。经过数千军士日夜赶工,一个月后壕沟网勉强大差不差。
自此高平——西水口——定川砦防御体系初见规模,戴陵保卫西水口,王忠留守高平城,张合亲自坐镇定川砦,费曜则在养马塬驻扎随时支援各处。
刚刚安排停当就发现敌情,西水口来报不断有小股胡人侦骑出现,其实不用西水口预警,站在定川砦望楼上,偶尔也能看见胡骑在六盘山中若隐若现。
张合暗道一声果真来了,虽说于情你是旧主,不过于理咱是敌非友,战场相见我张合可不会手下留情。弄死你后,在下会请求曹公厚葬,也算报答袁绍恩情。
想归想张合可没闲着,利用敌人大军还没到达的这段窗口期,又将壕沟尽可能拓宽,再用木板搭建简易桥梁方便己方通行,等发现敌人主力立刻拆毁木板。
壕沟挖了又挖,都无处可挖了还是没见到刘琰前来。张合等人不免心里打鼓,算时间就算爬也应该到了,没到只能说明敌人绕路。
高平附近没路可绕,但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揣测刘琰,人家连黄河大拐弯都能绕,再多绕个几百里完全有可能。
刘琰到达灵州并不直接南下,而是继续沿着黄河朝西南走,黄河在这一段又叫鹘阴河,走上几百里能到祖厉县。祖厉县有条路直通高平西南八十里的瓦亭,瓦亭没有守军刘琰能顺利通过,真如此定川砦防御便形同虚设,张合等于白忙活一场。
若干年前不存在这个可能,祖厉县北部是广袤的林区草甸,大军贸然行进容易迷路。但是现在情况不同,别忘了匈奴人修过路!胡汉百姓为了发财干的热火朝天,几年时间就将西北各郡连在一起。
所谓道路并不是正规石板路,匈奴人没那财力更不具备所需的人力,只是简单的平整土地设立指示标志,大军行进其中至少不会迷失方向。有路的地方就有人生活,沿途羌人村屯星罗棋布,大军也能适当得到补给。
刘琰说不准就在路上,张合惊愕的浑身冷汗,不是后悔思虑不周的时候。赶紧传令费曜赶去瓦亭,没发现刘琰正好,发现就赶紧回报。步兵在旷野遭遇骑兵十有八九全军覆没,张合顾不得许多,除了祈祷费耀好运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