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金装宝剑藏龙口 七(第2页)

 

有句话说的好,不懂地理打什么仗啊?行军打仗人手一本地图册,所有人都知道,南北走向的子午岭横亘在朔方和陇东之间。朔方的大兵团想进入陇东,只有绕行宁夏六盘山谷地,穿山越岭经过安定郡进入陇东董志塬。

 

还有句话说得更妙:看见的事物,由看不见的事物决定。我能出现这里,就代表地图上少标注一条路,定川砦挡住的是段煨,老娘没去六盘山走的是北地郡!

 

北地郡在大汉的版图上比较特殊,形似一个南北走向的长条状,北部涵盖水草肥美的宁夏平原,南部则处在董志塬台地。两地之间几百里区域人迹罕至没有通路,就是说北地郡是两块相互隔绝的区域。

 

安定郡不在南匈奴手里,对于刘靖来讲北地郡南部是一块飞地,这也是当初承诺割让北地郡南部地区的原因。

 

目光转回子午岭,无法通行大兵团不代表小兵团不能走。高奴南行不远有条葫芦河,沿着河谷能到达直路县。后汉立国之后县城就被废弃,不过废墟可以当做路标,还能临时休息遮风挡雨。

 

继续沿葫芦河谷朝西北走到源头,再转向西南绕一个半圈,翻过射姑山就能抵达郁郅县。在此顺马莲河谷穿过五柞亭眼前就是泾河,沿河谷向西两百里能看到茫茫陇坻。

 

来到陇坻就算走完全程,此后朝北走是朝那县,朝南走能到街亭,段煨来高奴接管兵权走的就是这条路。

 

真不怪夏侯惇,古代社会地理信息是绝密中的绝密,当初段煨撇下大部队不顾,只带亲兵走这条路前往高奴就是出于保密原因。不需要段煨分享信息,不是低估段煨的诚意,因为刘琰的本事世人并不完全了解。

 

话说唐代有本名为《十道四番志》的地理书,里面记载应劭说过一句话,讲的就是存在葫芦河这条通路。此外,应劭写过《风俗通义》,当年呈献《汉官仪》时连带这本书刘琰也一并誊抄过。

 

世人被其中的怪异传闻吸引,当做杂学翻看图一乐呵,没人关注到《风俗通义》还是一本记录山川河泽的地理文献。眼下这部书早已被淡忘,封存在太常寺落满灰尘无人问津。

 

不错,刘琰的老师应劭除了是法学专家,今派大儒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汉代地志学大家。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刘琰本可以去朝那县会合张昶吃掉张合。然而如此做夏侯渊就有时间封锁鸡头谷,夏侯惇在街亭也会加强防备,再想救援略阳就变得不现实。

 

现在真相大白,刘琰是个货真价实的赌徒,率领嫡系人马穿沟越岭,赌的就是夏侯惇没准备完善。派小月氏和卢水胡打六盘山纯属无奈,因为六千骑兵是走这条路的规模极限。还有一点不得不说,输赢不重要,玩骑兵图的就是一个心跳。

 

促使刘琰冒险还有一个原因,好大儿没忘记孝顺小干娘于为难之际,宇文部酋长普利从草原赶来助战。不光有两千宇文部骑兵,他还带来盟友小种鲜卑的一千骑兵,统帅就是柯比能的亲弟弟且罗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