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夜半孤城临北斗 一

陇西全境都是山,城池建在群山环绕的谷地中,略阳也是如此地势。城池北面陇山山系连延不绝,九龙山脉的支系盘龙山像一个靠枕绵亘在略阳城南,东西走向的连柯川自两山之间的谷地穿过直奔街亭方向。

 

有人认为围困战就是军队围绕城池一圈,不错,对于平地起城的高陵来讲可以这样选择,周围平坦无垠,敌军来援老远就能发现。不过略阳稍显麻烦,山坳过多遮挡视线,如果军队集中在城池之下,敌援突袭连预警的时间都没有。

 

你可以说多派骑兵侦查,这固然可以避免受到突然打击,等敌军到来之后,如何作战就成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两军对战讲不仅究宽度,还要具备足够的厚度。我军围绕城池一圈受敌面积过大,既要对抗外围的敌人重兵集团,又要防御城池内突然夹击。处处要防处处防不住,情况稍微不利等于帮助敌人达成中心开花战术。

 

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对付这类环城皆山的城池比平地城池要容易,因为群山既是保护也是障碍。不必紧紧围住敌人,占据周围交通要点,敌人出不去一样能达成围困目的。

 

作战首重地势,占据要点等于控制有利地形,我军利于不败之地在先,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敌人援军到达打哪里地形都不利攻击,就算一部遭受打击也不会影响全局,相反我军还能随时支援。

 

略阳处于山谷盆地中,通过三条道路连通外界,其一是东面通往陇关和街亭的大道,出略阳顺大道不出三里,陇山余脉和盘龙山系在一个叫张堡的地方逐渐合拢,两山夹谷形成一条不宽的谷地,曹真守在这个位置韩遂就出不去。

 

其二是西向通道,出略阳朝西三里,南北两山之间同样不过三里,就在此处连柯川骤然形成一个拐弯,如同壕沟一样拦住中央,直接通过或是从北面走都要横渡连柯川,连柯川不宽但是水流湍急,想痛快过去只能走南面一小片地域。

 

这个方向上夏侯渊设立连营,从北到南三里宽度连续盖了四座坚固营垒,营垒大门几乎挨在一起。走南面要打下曹军营寨,渡河就要面对半渡而击,就算能打赢战斗,过了河同样需要面对曹军营寨的阻挡。

 

两个方向都不是曹军主力,略阳西南一里有片塬地叫西番坪。高度比略阳城墙稍低,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紧邻略阳第三条南向通道。夏侯渊的主力就驻扎在西番坪上,但凡韩遂有点动静,不消片刻曹军主力就能居高临下杀过去。

 

略阳城东南一里还有一块平坦的小塬地,和西番坪直线距离700米,海拔很低面积不到西番坪的六分之一。夏侯尚的骑兵营地就在此处,他的任务是随时支援曹真,小坪地和张堡距离很近不到两里,如果曹真预警,骑兵一个冲锋就能赶到。

 

有一种说法,这块小坪地就是街亭古战场,咱们不打官司只说事实:首先坪地面积太小,如果当时是座小山面积则更小,小土包排挤不下上万人的兵团,必须向四面展开。所以说,马谡要真在这里防御反倒成了当道下寨。

 

其次,略阳城里不缺水源,连柯川紧挨着城墙流过,城池和小坪地近在咫尺,只有500多米距离,放着城池不守去守一个小山包?再说,诸葛亮说的是当道下寨,有城池在还有什么必要嘱咐当道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