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夜半孤城临北斗 一(第3页)

 

这时候想起段煨,即便顺利突破张合,步骑混合兵团赶到这里也不是十天半月的事。不能指望小月氏和卢水胡单独出击,这里是内地胡人军队没来过,没有段煨带路那帮人都搞不清略阳在哪里。

 

当初就该采取徐庶的稳健打法,老老实实突破六盘山,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过来,还是年轻貌美,行事草率呀。

 

懒洋洋坐在帐篷里胡思乱想,抬眼看到普利托着风帽穿针引线,刘琰晃动左手嗤笑道:“我这辈子算和女红无缘了,对了你什么时候学的针线活儿?”

 

普利呵呵笑着答应一声,穿完最后几针又仔细端详一阵,确认风帽没毛病才抬起头:“您咋忘了,过去普回出门打猎,我留在部落里带领女人们缝补衣服。”

 

生活在丘林部的那些日子很苦,苦归苦穷归穷,生活过的却很安心。可惜时过境迁,过去的永远不会再来。

 

刘琰叹息一声,收回思绪想起一件事:“我说你有风帽戴,干嘛又费劲做一个?”

 

普利笑嘻嘻捧起风帽:“这是给您做的。”

 

刘琰嘴巴成个o型,双眼瞪得溜圆,指着风帽半天说不出话。

 

这是一顶极具鲜卑特色的风帽,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块硬质头巾。使用方法很简单,先将头巾扣在头上,在发际线位置用皮带收束扎紧。

 

如此一来风帽形成两个相连又独立的部分:头顶是一个高高的帽屋,整个发髻都隐藏在帽屋中;其余则称作帽裙,垂坠在下来覆盖脖颈和耳朵。

 

刘琰冬夏都戴白帢,确实需要一个暖和的风帽。眼前这顶风帽显然用了真心,做工可说无可挑剔,问题是普利的审美实在不敢恭维。

 

除了皮革还用到丝绸,问题就在丝绸的颜色上——鲜艳的大面积的翠绿,暗绣墨绿竖纹。白帢本就很高,扣在帽屋里显得风帽更高,老远看去就像是头顶大半个西瓜。

 

西瓜这种水果在凉州很流行,大汉其他地方还不了解。不是不想了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西瓜不好吃,除了中间有些甜意,其他部位的口感和黄瓜差不多。

 

凉州人喜欢吃水份足的食物,容易接受西瓜不奇怪。内地好吃的水果多的是,对花高价购买和黄瓜差不多的东西兴趣不大。想流行天下还要等上一百年,等到西域培育出甜度高一些的西瓜内地人才会买账。

 

刘琰吃过西瓜,西部百姓没吃过也见过,顶半个喜闻乐见的西瓜到处浪,想起这幅场景就尴尬的要命。话是这么说,人家好大儿费劲巴力做出来,就因为难看不要也说不过去。

 

正犹豫怎么委婉的拒绝好意,普利直接将风帽扣过来,还贴心的用皮带扎好。

 

刘琰摘也不是,不摘也不是,只能懦懦问出一句:“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