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夜半孤城临北斗 四(第2页)

 夏侯尚撇了眼军司马,洛门聚一战就是他乱传军令。结果当然是好的,可是就事论事功过相抵,他没升没降还是军司马。对此这位也不在乎,从大头兵作到军司马已经很满足,也就是推行唯才是举令,这要放过去做梦都不敢想。

 “不光有胡人,还有甘当走狗的汉人!”夏侯尚指着对面军阵后方,成片的重甲大弓手恨的让人咬牙。

 “梁王麾下也算走狗?”军司马小声问道。

 夏侯尚遥指远处,白旗下那一抹鲜艳的翠绿格外扎眼:“她是胡人的王,你看那顶西瓜帽,哪里有半分汉王的体面。”

 军司马没敢接茬儿,刘琰是汉王还是胡王这事还是躲远点好。别说是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军司马,就算是将军、侯爵都没资格评论。

 夏侯尚没指望手下有质疑的胆子,大战当前首先要有应对之策。自己品学兼优,家传兵法烂熟于心,胡人骑兵怎么打仗心知肚明。

 古代所谓家传兵法不是《孙子》《吴子》等等大众教材,读过《孙子》的文化人多了,凭借滚瓜烂熟的兵书上战场打不赢敌人,除非生来就是军事天才,否则靠书本上战场带兵,不单闹笑话还会毁掉一个国家。

 称职的将领不能打完仗就回家睡大觉,总结过往战斗经验,发现自身不足找到应对方法。这些记录在小本本上,来自尸山血海的心得,只在晚上偷偷翻看秘不外传的带兵经验,才是家传兵法的核心要义。

 拥有家传兵法很难,首先要有足够的文化,写在小本本上的东西至少得有条理,凭记忆口授终归会产生歧义,这一条就刷掉包括夏侯渊在内九成九的人。

 其次不能是低级军官,必须参与高层决策,还得在战场活下来。不但要活下来,经历足够多的重要战役同样不可或缺,胜负都要有,这很关键。

 一辈子都打胜仗的统帅是天才,天才写出来的东西相当靠谱,但是普通人学不会。因为在天才看来很平常的事情,比如“极端浅层信息结构”,这类高效整合复杂信息并能快速形成应对洞见的能力,对于普通人就是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没错,天才用的是直觉,不是普通的直觉,天才的直觉永远正确。你在那满头大汗的论证人家结论都出来了,点起一颗烟翘着二郎腿,你以为人家在休息,其实天才已经在想下一个又下一个问题。你说怎么教,又怎么学?

 好在曹操还算不上天才,包括《孟德新书》在内,很多小本本夏侯尚能看明白。当然《孟德新书》属于公开发表的作品,不能算家传兵法。主要是那些小本本,曹操肯教晚辈肯学成果还算不错,至少曹真曹休能独当一面。

 曹操的小本本里记载过骑兵一道,虽说他本人算门外汉,但到底吃过亏也见过高手出招,讲明白不成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行不行要靠自身资质,怎么活学活用还得看临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