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明造船厂(第3页)

 

只要完全开放海禁,锦衣卫不仅能通过出售海外贸易权赚取利润,还能从销售商船和战船中获利,最后还能向这些商人征税。

 

这已经是把能赚钱的地方都利用上了。

 

而且,这些商人都是自愿掏腰包给锦衣卫送钱。

 

“这样吧,船只损坏程度不超过一成的话,在我们锦衣卫大明造船厂买过的商船和战船都可以免费维护。”

 

“超过一成就要收费。”

 

“过了五年保修期就要全额付费。”

 

高鸿志淡淡一笑,接着对王守仁说:“具体预订时间可以从我们现在起算,不需要等到郑和宝船完工后才开始。”

 

最出色的工匠负责建造郑和宝船,稍微差一点的工匠就来造商人们的订单。

 

但是一定要确保质量!”

 

听到这话,王守仁神情肃穆地说:“是,属下明白。”

 

“好了,其他的事情就没了,你可以去忙了。”

 

高鸿志摆手示意,说道。

 

“是,属下遵命。”

 

王守仁行礼后转身离开。

 

“李循环,你替我找四个人。”

 

“这四个人分别是张经、谭纶、俞大猷、戚继光。”

 

“张经是福建候官县也就是今天的福州洪塘乡人。”

 

“谭纶是江西宜黄县谭坊人。”

 

“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人。”

 

“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

 

高鸿志看向李循环,缓缓说道:“我不确定这些人是否存在,但只要找到其中任何一人,就算立大功!”

 

这四人都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名将。

 

大家往往只知道俞大猷和戚继光。

 

实际上,张经和谭纶同样非常了不起,名声也不小。

 

如果是在正常的历史里,高鸿志肯定不会让李循环去找他们,因为他们都不在正德年间。

 

但在这个综武世界里,不一定没有他们。

 

即使还年轻,也可以由锦衣卫培养,成为优秀的海军将领。

 

“是,属下遵命。”

 

尽管心中疑惑,李循环还是恭敬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