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实在是妙!

“凡田产不足五十亩的,照旧不加税。”

 

“但凡超过五十亩的,一律十税一,重税!”

 

“……”

 

正德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而满朝文武,脸都绿了!

 

十税一?这不是逼着地主造反吗?

 

谁家大户不是上千亩地?谁不是养着成百上千的家丁佃户?这命令一出,地方上怕是要炸锅!

 

刘希贤、谢于乔、王鏊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太高了,压不住,收不上来,搞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陛下!”高鸿志没停,接着说,“光加重田税,确实容易激起民变。”

 

“所以,臣的意思是——田赋得往上提,商税,反倒要往下放!”

 

“拿商路的松,换田头的紧;用商人的银子,补庄稼人的亏!”高鸿志顿了顿,看着正德皇帝明武宗,一脸正色地接着说道:“咱们可以把眼下大明朝的商税再往下压一压。”

 

“不仅如此,还得推一把,让那些手握田产的地主和乡绅们动起来,别光盯着地里刨食,得把心思往买卖上挪,把咱们大明的买卖做活了!”

 

“加重农税?减轻商税?”

 

这话一出,内阁首辅刘希贤、兵部尚书谢于乔、刑部尚书王鏊等人全都皱起眉头琢磨起来。

 

他们心里清楚,这些地主乡绅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人一上了年纪,想法就固,祖祖辈辈靠田吃饭,哪那么容易说转就转?

 

虽说不少人家也开着铺子、养着商队,做点小买卖,可那都是副业。

 

真金白银的根基,还是在那一亩亩地里。

 

赚了钱,第一件事不是投生意,而是买地——买地才是硬道理。

 

因为在他们眼里,铺子会倒,生意会垮,可田地不会。

 

田能传子孙,能顶百代,是真真正正的“铁饭碗”。

 

“高卿,接着说。”

 

正德皇帝眉头微挑,目光沉稳地看着高鸿志。

 

“启禀陛下,臣有个主意——凡是愿意把地卖给朝廷的,咱们照市价收,一分不少。”

 

“而且,谁卖地,谁就在商税上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