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的愿望三月海棠
第666章 书中的故事(第2页)
在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里,住着一户普通人家。
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哥哥叫看山,弟弟叫听水,两人相差两岁。
他们的父亲性格严厉,近乎苛刻,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兄弟俩管教极严,动辄打骂。
而母亲则截然相反,她性情温婉慈爱,总是默默操持家务,用无言的温柔包容着丈夫的严厉和儿子的顽劣。
然而,在兄弟俩十几岁时,严厉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对于父亲的离世,兄弟俩内心竟没有太多悲伤。
父亲的形象在他们的童年里,几乎等同于规矩、约束和无休止的打骂,仿佛从未感受过一丝温情。
父亲的死,在他们看来,更像是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只觉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他们的父母生于物质匮乏、教育缺失的年代。
父亲勉强识得几个字,会些算术,算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但也因此更加固执于自己的权威。
母亲则没有受过教育,在传统而闭塞的环境中长大,她勤劳、善良,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复杂的道理,只能用最朴素的方式爱着家人。
或许是被父亲压抑得太久,在他走后,兄弟俩开始变得愈发叛逆。
在他们眼中,慈爱的母亲毫无威严可言。
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导,在他们听来,不过是愚昧无知的唠叨和令人厌烦的啰嗦。
母亲看着日渐陌生的儿子,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她狠不下心像丈夫那样严厉管教,只能一次次地叹息,一次次地默默流泪。
最终,兄弟俩在年少时便双双辍学,彻底误入了歧途。
哥哥看山好赌,才十四五岁就混迹于村里的地下赌场,将父亲辛苦积攒下的一点微薄家底输得一干二净。
弟弟听水好斗,辍学后整日跟着村里的一群地痞流氓厮混,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
那年,哥哥看山十九岁,弟弟听水十七岁。
家中早已负债累累,母亲不过四十岁的年纪,却已愁白了头。
她看着两个依旧不务正业、前途渺茫的儿子,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能以死相逼,才迫使兄弟俩答应离家外出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