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投资戴尔(第2页)

 通过调查报告,张启明发现这家伙居然跟自己同岁。

 不同的是,人家18岁在学校就开始组装电脑,卖给同学赚取第一桶金。

 19岁就用1000美元本金,在去年辍学创立戴尔公司。

 按照前世记忆中,戴尔电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创始人迈科尔本人,会成为身家几千亿的大富豪。

 这家伙才是真正的开挂人生。

 开局一千块,大赚几千亿那种。

 风险投资,本质上就是投资人才。

 年纪太轻成了迈科尔·戴尔拉投资的最大障碍。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这话可不是东方才流行,西方也一样!

 因为其尚显稚嫩的年龄的缺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风险投资公司的人给拒绝。

 在创业之路上,迈科尔只能依靠自己所创办的公司一点一滴地赚取利润,并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收益,再次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与发展之中。

 这使得他这一年来销售额不少,可自己身上其实根本没多少钱。

 如此循环往复,虽然也能让公司有所进步,但这种模式无疑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扩张速度。

 到现在为止。公司的规模还局限在所在周边几个市。

 正因如此,迈科尔·戴尔这一年来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处处受到资金短缺这个顽疾的掣肘。

 风险投资公司,从年龄的角度去判断,也说不上是做错了。

 因为从成功概率上来讲,这个年龄阶段创业的人,确实失败率很高。

 了在张启明这个开挂的人眼中,迈科尔·戴尔就是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顶尖人才。

 相较于那些谨小慎微、顾虑重重的风险投资公司,张启明对迈科尔·戴尔充满信心。

 当菲斯特投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表示对迈科尔·戴尔的项目感兴趣时,双方迅速就初步的投资意向展开了沟通与协商。

 一切都进展得颇为顺利,直到谈及具体的股权分配方案时,矛盾才逐渐浮出水面。

 迈科尔·戴尔出于对自身利益以及公司控制权的考量,仅愿意出让 20%的股份给菲斯特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