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整顿渣打(第2页)

 可谁能想到,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渣打银行竟然就被华人给收购!

 对于在香江的英资势力来说,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渣打银行被劳埃德银行收购,总好过被华人收购!

 渣打银行与其他洋行相比,确实有着独特之处。

 在香江开埠以来,从未出现过华人成功收购英资银行的先例。

 一直以来,都是英资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不断地收购华资银行,巩固自身的金融霸权。

 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华人竟然真的成功收购了渣打银行,这无疑是一个破天荒的事件。

 香江这些英资企业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英伦本土政府会同意这样的收购。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

 普通市民们甚至都认为,张首富有可能会继续收购汇丰银行。

 更不要说汇丰银行的英资股东们。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汇丰银行的英资股东们,立刻展开对公司股份去向的调查。

 想要确保张启明有没有偷偷收购汇丰股份。

 其他英资企业也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纷纷效仿,开始调查自己公司的股份状况。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狙击过的洋行,如怡和、太古等,更是如临大敌。

 它们迅速采取行动,在股市上回购股票,以增强对企业的控股权。

 …………

 张启明可不知道,自己和包船王等人收购渣打银行,会让英资势力如此胆战心惊。

 此时张启明正在渣打银行办公室,和梁靖嵩、袁天樊、郑嘉豪三人开会。

 准备对渣打银行进行整顿。

 袁天樊手持一份资料,向张启明汇报渣打银行情况:

 “董事长,经过详细调查,渣打银行目前总资产为 150 亿美元,但公司的负债情况却有些令人担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渣打银行在地产项目贷款方面投入过多,其占比总贷款的七成,金额超过 300 亿港币。

 尤其是在前几年地产行业处于低谷时期,银行出现了不少坏账。”

 张启明没想到渣打银行,竟然会在地产行业上下如此大的赌注。

 贷款业务作为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适当的投资是可以理解。

 但将如此大比例的资金,都押注在一两个行业上,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张启明心里很清楚,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一旦所押注的行业遭遇危机,银行必然会受到牵连,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问题。

 从60年代,香江的银行业经历第一次银行危机开始。

 这20多年里,又陆续经历了几次。

 每经历一段动荡的时期,许多银行纷纷倒闭。

 张启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到倒闭的银行,还都是华资银行。

 银行的坏账问题,大多与地产公司有关。

 自 60 年代末以来,香江的地产行业逐渐崛起,并迅速成为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短短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这个行业竟然已经遭遇了两次严重的地产危机。

 张启明根据前世记忆,知道第三次地产危机最多再过一年,就会再次爆发。

 每次地产危机都会给香江的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行业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