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抄底英伦公共业务(第2页)

 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燃气行业。

 英伦的燃气行业,是垂直一体化垄断,和香江中华煤气公司很像。

 整个英伦只有一家天然气公司Bg公司,1972年成立,集勘探、生产、输配、销售于一体,垄断全国燃气管网和供应。

 Bg通过长期合同控制北海天然气资源,独家向终端用户供气,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100%。

 1986年开始改国企私有化上市,改用职业经理人经营。

 公司业务依然没有拆分,仍保持垂直一体化结构。

 仅允许年用气量超过100吨大用户直接购气,中小用户仍由Bg垄断。

 其垄断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是指超过200亿英镑。

 张启明以20亿英镑收购其20%股份,金星公共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张启明又开始对英伦电力业务下手。

 20亿英镑收购英伦电力网络公司,这家公司电力覆盖范围,涉及伦敦及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占英伦电力分销市场的25%。

 张启明收购的这些业务,不是乱收购。

 这些业务大部分都是根据记忆中,李超人投资路线布局。

 李超人喜欢投资这些公共行业,就是看中其稳定的收益和庞大的现金流。

 电力、燃气、水务属于民生必需品,需求刚性,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年均利润也就7%~9%之间,回报率不是最高,却是最适合家族传承。

 一番操作下来,耗费了张启明一个月时间,金星公共公司总计投资50亿英镑。

 成功控制英伦电力25%的分销市场。

 控制的自来水业务,为英伦10%的居民提供用水。

 以20%的股份控股天然气Bg公司 。

 金星公共公司通过系统性收购,构建了对英伦能源和水务的深度控制。

 代价不仅仅只是50亿英镑现金。

 还有不下于30亿英镑的债务。

 李超人后世投资英伦的产业,在水电气业务投资方面不下300亿英镑,也就和金星公共公司现在投资的规模差不多。

 不过,考虑到通货膨胀。

 张启明可能还要吃些亏。

 想要收回成本,花费的时间还不知道要多久。

 他和英伦政府,说不好是谁赚谁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