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大千故里
第945章 应对调查组,硬件后门(第3页)
拖慢我们在电商领域的布局。”
张启明看着义愤填膺的马云飞等人,内心却极为平静。
刚接到消息时,他以为自己设计的漏洞被发现。
最后发现自己是多心了。
数据中心使用的也是方舟系统,特意开发的软件系统。
他留后门自然也不会留在软件当中。
后门留在软件当中,风险太大也很容易被消除。
真正的后门,在张启明刻意设计的河图架构中。
只要他本人不启动,就会一直处于静默状态,无人可以发现。
这是他在最初设计和图架构时,就刻意留的后手。
前世,关于硬件后门和软件后门的争议,他可是看过不少相关的新闻。
莲花公司就是被米国一招设备有后门,给逼的退出了海外市场。
这一世,他怎么可能没有防这一手。
“后门”,绝对是现代数字安全领域最核心、也最令人担忧的议题之一。
两种后门,隐藏在硬件当中的后门,最不容易被察觉。
为什么硬件后门如此难以察觉?
与软件后门相比,硬件后门具有几个致命的“优势”。
一是极致的隐蔽性,硬件后门是物理电路和晶体管级别的设计。
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等所有运行在其之上的软件,都无法直接“看到”这些底层的硬件设计。
它可以被伪装成一个无害的功能单元,或者深藏在数亿个晶体管之中。
而且难以逆向工程。
现代芯片集成度极高,启明半导体最先进的芯片,已经达到了千万个晶体管级别。
这些芯片都在启明服务器中使用。
想要在这么多个晶体管中,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物理逆向工程不仅成本高昂,还得耗时数年。
张启明为了更加稳妥起见,还在封装阶段,对芯片进行了特殊处理。
强行拆解会破坏其结构,几乎不可能成功。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太有耐心的势力。
所以几乎不可能察觉到他布置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