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忙乱的大臣们(第2页)
不过秦霖伺候了肖统这么多年,对肖统也是深知的,太上皇恐怕早就成竹在胸了,现在屈尊登秦府的门,八成呀,是想让我给通风报信呀!
谁跟我关系尚好,又够资历当宰执呢!秦霖也是思忖起来!
肖统心里叹气,这秦霖呀真真不是什么聪明之人,
不说别的就说朕退位后,他去兴庆宫朕当然得说让他效忠新皇的话了,
没有想到这个人呀,居然就信了个十成十,从那以后再也不去兴庆宫了,
就是这次朕让他推荐人,他也不一定非得说出人名来呀!
你就不会说,臣愚钝,不知道谁人能够担当大任吗?
哎呀!看来是真愚钝的人不知道自己愚钝,假愚钝的人却演戏演的惟妙惟肖!
说不得还得朕给他递话呀!
肖统正要开言呢,秦霖突然间就冒出一句“太上皇呀,那些致仕的老相国们可以请出来用一用呀!”
肖统一颗心才放到了肚子里,腹诽着,这种明牌你也要想这么久才能回答吗?
面上却做出了惊讶状!“这倒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这次朕去洛阳,是见到这些老家伙的,
朕看他们一个个精神矍铄的很呀!只是人家已经退出官场了,不知道还愿意不愿意在出山呀!”
秦霖心里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太上皇呀您就是在套我的话呢!
这时候我反应太快了,才是给自己招祸事呢!
“臣愿意代替太上皇去趟洛阳,亲自把这些老先生请回来!就是选出一个当平章军国重事也好呀!”
“也好你可以带着朕的手书去洛阳请贤,
他们人数很多的,也不用个个都请,请他两三个就行,重点是一定要把王说请来,
他是大才,能够干大事,现在军改迫在眉睫,朕还是需要他的帮助的!”
“臣明白!臣这就启程!”
“慢着点儿慢着点儿,朕有话还没有说完呢?
你到了洛阳请王说给并州的杨喜写封信,就说陛下想他了!
他毕竟是皇帝的老师,请他回来继续帮助陛下!”
秦霖听了这话,反而愣住了“杨使相在并州帮助恭亲王军改呢,现在招他回来,对军改不利呀!”
肖统哼了一声“他是老二的岳父,军改又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情,他们两个在一起鼓动,总归是不妥当的,
杨喜离开了,太原也是有同知的,那个徐恕就不错!
朕没有记错的话,他当了十来年的同知了吧,这次朕升他的官,他会对朕感激涕零的!”
听了太上皇的这句话,秦霖心陡然一凉呀,
自古帝王多疑,太上皇这是对自己的亲儿子都要防一把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晏书和杨义并没有直接回宫找皇帝或者找皇后,而是先回了中枢,找来了皇城司指挥史戚多。
这戚多也是本文的熟人了,他跟崔宏崔护是铁子,一听说中枢有人找他过去一趟,他还当是崔家二兄弟从西北给他带了书信和土特产呢!
唉!这六年来戚多自己进步不大,只是破天荒的做了大顺朝历史上第一个非太监的皇城司指挥使!
崔家那两个衙内呀,可是高升了,
就因为父亲和舅舅同在中枢,他们二位不便在京城担任武职,统统去了兰州,
现在一个钤辖,一个是都部署!
这两位还算有良心,并没有忘记戚多这个狐朋狗友,时不时送些西域特产过来,每次呀崔大参都大喇喇的让戚多去中枢拿!
戚多开始还觉的这样不好,可习惯成自然,现在一听到中枢请他过去一趟,他自然而然的以为崔家哥俩这是又送东西过来了。
哪曾想崔大参没有见到,却见到杨枢相,东西没有拿到,却领了一个找人的差事,
行吧!怎么说也都是自己人在京城找一个人对皇城司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不没有多大功夫消息就递送上来了,李烛李大人正在樊楼雅间里头买醉呢!
晏相没听明白“买醉,这到底是醉了还是没有醉呢?”
戚多恭恭敬敬的回复着“回禀晏相应该是没有醉死,不过也不太清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