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黄巾霸业房东家的大鸟

第295章(第2页)

 封建时代,迷信是汉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子弟,都对苍天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虽然普通百姓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显得有些愚昧无知,但他们却坚信苍天会庇佑自己。

 而这些世家子弟,尽管经过了家族的精心培养,拥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对于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同样深信不疑。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宣扬封建迷信,而是想说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苍天和神明的信仰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信仰或许在现代人看来有些荒诞不经,但在那个时代,它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行为的准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这种信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尽相同。

 在古代,人们的信仰和观念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信仰的对象,哪个神仙灵验就去信仰哪个神仙,哪个道观、佛庙、教堂等地方灵验就去参拜一下。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唯物主义和封建迷信的结合,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灵活运用。

 然而,在封建时期,人们的思想相对较为封闭和保守,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往往盲目跟从他人的意见,人云亦云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一些人为的举动都被传的神乎其神,一件事情经历多人的传播就演变成了类似于“谣言”一般的存在。

 对于孙坚的赌咒起誓,袁术的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冤枉了孙坚,玉玺是否真的在孙坚身上。毕竟,在孙坚如此坚定地赌咒发誓的情况下,袁术也有些拿不准了。

 既然孙坚已经对天发誓,其他诸侯们自然也就深信不疑了。于是,孙坚再次提出了撤离的事宜。这一次,并没有太多诸侯出来阻拦,他的提案很快就得到了通过。

 袁绍环视四周,发现与他站在同一战壕的人们都毫无异议地通过了孙坚的提议。他心中不禁心里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对孙坚的离去有些不满。然而,袁绍毕竟是个果断之人,他很快就决定顺应众人的决策,也通过了孙坚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