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黄巾霸业房东家的大鸟

第509章 波才的鼓舞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长时间握着长枪不断地刺击,手部肌肉会因为过度疲劳而感到酸疼;长时间挥舞弯刀进行砍杀,刀刃也会因为频繁的碰撞而卷刃。然而,在这场波才部队与和连部队之间的激烈对战中,双方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此时此刻,这场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拼尽全力,毫不留情。波才一方的士兵们,完全依靠着内心深处的那份信念在苦苦支撑。他们坚信自己的战斗是有意义的,是为了保卫家园、保护亲人。

 而和连部队的士兵们,他们的信念则更为简单直接——回家。无论如何,他们都要不顾一切地向北归去,任何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必须死在他们的弯刀之下。

 或许,波才可以选择做出让步,牺牲掉一半的部队来进行断后。这样一来,虽然这支部队可能会被和连部队全部歼灭,但波才却能够安全撤离。然而,这显然不是波才会采取的做法。

 因为这些士卒并非普通士兵,他们都是平州的百姓,而波才自己同样也是平州的一份子。他是从人民中脱颖而出的领袖,又怎能背叛自己的人民,独自选择离去?

 鲜卑人之所以能够在持久战中压制波才部队,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以肉食为主,拥有比波才部队更为强健的体魄。相比之下,波才部队的士兵们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毕竟,在大汉王朝时期,食不果腹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林北政权建立才短短几年,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呢?

 不过,尽管波才部队在身体素质上稍逊一筹,但他们也并非毫无优势。至少,他们可以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避免与鲜卑人进行正面交锋。这样一来,双方在战场上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暂时打成了五五开的局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却似乎开始向着鲜卑人一方倾斜。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鲜卑人的武将人数较多,而且个个都是一顶一的悍将。特别是其中的和连,更是以其骁勇善战而闻名。如果没有扎实的武力,他又怎能登上鲜卑人大首领的宝座?

 在游牧民族的世界里,弱肉强食才是生存的法则。只有强者才能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立足,而弱者则只能被淘汰。因此,拥有更多优秀武将的鲜卑人,在这场持久战中自然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