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黄巾霸业房东家的大鸟
第394章 围堵长安城(第2页)
吕布为了避免再次背负弑父的骂名,效仿李肃,将刺杀董卓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王允身上。这一举动不仅让王允的声誉如日中天,更使得所有的世家都对他马首是瞻。
然而,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此时的王允已然成为了西凉将领们的首要目标,他们恨不得立刻将其置于死地。至于吕布,虽然他也参与了其中,但在这些将领眼中,他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如果能够顺便将吕布也一并除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吕布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的目标则要简单得多。他们一心只想夺取长安城,掌控小皇帝刘协,从而重新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董卓在时昔日的辉煌。
西凉的大军如同一座移动的山岳一般,气势汹汹地压向长安城。他们将整座城市团团围住,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封锁线,让里面的人插翅难逃。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些西凉军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采取了一种围困战术,只围不打。这种策略让城内的人们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
李傕、郭汜等西凉军将领在经过一番简短的商议后,决定继续维持这种围困状态。他们深知长安城内人口众多,消耗的粮食数量惊人,如果贸然攻城,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可能会引发城内百姓的激烈反抗。
董卓为了预防长安世家的反叛,早已提前修建了坚固的郿坞。这座城堡不仅是他的私人领地,也是他储存粮草的重要据点。长安城内的绝大部分粮草都被集中在郿坞之中,只留下了可供城内居民食用半个月的粮食。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支运输队从郿坞出发,将新的粮草运送到长安,以确保城中的百姓不会饿死。
这种做法既可以避免城内的世家和百姓因饥饿而发生暴动,又能控制他们的饮食,不至于让他们吃得太饱而失去对生存的渴望。毕竟,在饥饿的威胁下,人们往往更容易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