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黄巾霸业房东家的大鸟

第619章 袁绍的抉择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已有损失不影响当期决策,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结局。


 很明显,袁绍并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如何扭转局势,实现翻盘。面对眼前的重重困境,如何打破僵局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袁绍凝视着那座沉默的大帐,帐内的谋士们一个个都像鹌鹑一样,低着头,沉默不语。这些所谓的谋士,平日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在关键时刻却都成了哑巴,这让袁绍心中愈发烦闷。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袁绍终于缓缓开口说道:“也许,我应该考虑请求外援了。”话音未落,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计策,如同闪电一般。


 袁绍毫不犹豫地立刻下达了军令:“传我命令,让并州的高干派遣士卒出雁门繁峙,直奔幽州代郡高柳!”


 这道命令一出,大帐内的所有谋士和武将都惊愕地看着袁绍,仿佛看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们的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句话:“袁绍的脑子终于开窍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袁绍作为四世三公之后,自然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若无深厚的学识和坚实的基础作为支撑,他又怎能指挥如此众多的人?


 沮授挺身而出,毫不避讳地说道:“如今瘟疫肆虐,情况危急,如果主公还不采取果断措施,恐怕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都将难以承受啊!”


 这句话要是换作田丰来说,恐怕结尾会是:“我军必败无疑!”


 沮授的这番话,立刻凸显出了沟通的重要性。他用直接而恳切的言辞,向袁绍表达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


 然而,袁绍对沮授的话并没有明确表态。他心里也很清楚目前的困境,但却一时想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除非真的选择撤退,否则似乎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遏制瘟疫的蔓延。


 就在这时,许攸又站了出来,说道:“本初啊,我刚刚得到消息,界桥附近有敌人的骑兵在肆意驰骋,是否应该派遣大军前去镇压?”


 许攸与袁绍自幼相识,两人关系亲密,他直接称呼袁绍的字,更显示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这种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