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筝:一目僧,在这世间修炼了千万年,早已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细雨绵绵,古老的官道上行人匆匆,无人愿意停留。然而,总有那些心怀侥幸之人,会被这僧人的温言软语所迷惑。
一目僧独自站在雨中,他的左眼如同死物般凝固,右眼灵活微眯,形成骇人的对比。一目僧微微一笑,嘴角的弧度恰到好处,声音温润如玉,温柔的说道:“这位公子,可否借伞一用?贫僧一目,因眼疾发作,耽误了行程。前方可有歇脚处?”
官道上的行人匆匆而过,无人愿意停留,但总有那些心怀侥幸之人,会被这僧人的温言软语所迷惑。一目僧总是以最温柔的语气,诱使人们放松戒备。一旦有人上钩,一目僧便会以妖力制人,将猎物引入一个不可抗拒的局中。
世人皆惧“一目僧”之术。他并非以嗜人为乐,而是所求者乃肉身之“元”,借以孕养妖胎。那些受过陷害之人,腹内常有异动,日久渐隆,若有孕状。待到日数圆满之时,一目僧再度现身,从猎物下腹隐秘处剖出一条形状怪异、腥气袭人的微蛇,携之而去。
一目僧的性情极为偏执,一旦锁定猎物,便如魑魅附骨,昼夜随形。他行于暗影之间,立于窗外灯下,坐于枕边,啸于梦里。鬼魅不去,魂魄难安。若有人识破一目僧的伪形,忤其心志,一目僧便会现本性,以血为墨,画咒于地;以唇为刃,吻人夺魂。
据僧录记载,一目僧曾在百年前也是高僧,为镇压邪妖,自愿将其封入自己左眼。未料妖蛇与他的禁欲之心交融腐化,最终连“想要解脱”的执念都扭曲成了“需借他人情欲饲蛇”的癫狂。那些被囚禁的人,神志日损,终成傀儡。而一目僧则日日饮其气,噬其魂,悦之、恨之、困之、爱之,终成瘾者,难舍。
天色,如同一块被墨汁浸透的玄色锦缎,沉沉地压向大地。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顷刻间便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片树林笼罩其中。
猎物本是匆匆赶路的旅人,此刻却只能狼狈地寻找着庇护所。冰冷的雨水顺着猎物的发梢、衣领钻入,带来刺骨的寒意。林间小路泥泞不堪,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就在猎物心灰意冷,以为要在这荒山野岭中淋成落汤鸡时,一抹灰白的身影,在雨幕的尽头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