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88章 羽绒服的缺陷和羊毛毡(第2页)

 当然这些天也不是什么事也没干,他和熊巫等人,根据张洪前段时间冬季外出的情况,做了一些总结:

 先是保暖的问题,张洪认为带着帐篷、皮衣等固然能在途中提供一些休息的场所,但这个很影响速度,每天都要花2、3个小时搭建好营地,这还只是20多人的队伍,要是再多

写,那要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为此张洪参考后世的驿站形式,提出了一个想法:在部落影响的范围内,可以沿着去各个部落的道路,沿途修建一些临时落脚点,比如只有简易围墙或者栅栏的小院子或者房子,这样在长距离赶路的时候,休息时只需要简单打扫就能直接入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物资,休息的效果也要比在野外好;有些部落也可以跟他们商量,年后帮助他们建设围墙或者小院,留下几间空闲的房子,到时候自己部落的旅行者也能入住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熊巫对这个想法倒是持肯定的态度,他之前带人去相亲,路途遥远,路况复杂,经常需要在野外呆上几天,那个时候还没有帐篷,只能找个山洞或者树上,简单地休息一下,还要防备野兽的偷袭,苦不堪言,总之很累。

 如果有了这个被张洪称作“驿站”的东西,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能让族人有个落脚的地方。

 而且等到部落以后壮大了,可以让人就常驻在这些驿站里,把周围的田地、道路、树林等都给利用起来,比如在这些驿站周围开垦土地、聚集生活,这样部落的物资供应压力就会小上很多。

 “可是这样会不会太分散了?”熊木有些顾虑,“部落现在人口虽然是前年的好几倍,可要是这么分的话,人力就分散了,好多事情就不好干了。”

 张洪很欣慰地看到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诚然,修建驿站的用处目前还不够显眼,可如同熊巫所说,这些地方迟早是熊部落发展的“核心圈”,提前布置总比事到临头再临时抱佛脚要好很多。

 至于族人们有担心人口被分散开来不利于部落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是这样,要想在这几年快步进入农耕时代,大量聚集的人口是关键的一步。而现在族中大大小小也才不到200人,这个时候贸然去建设这种驿站对发展并无太大用处的东西,很是耽误时间。

 “当然,现在不是建立这个驿站的最好时机,但以后总会用上的,”张洪笃定地说,“事实上我们贸易队秋天贸易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想法,并开始这样做了,只不过没有想这么多而已。”

 “没错,我们去其他部落交换物资的时候,有时会在路上耽搁,导致不得不在野外休息,”熊雨和熊欣对视一眼,熊雨起身说道,“后来我们就发现,每天赶路的距离差不多是一定的,基本上会在上次搭建的临时营地再次搭建。”

 “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在这里搭上一些草棚,围上一些栅栏,还留下一些用来当做紧急补给的肉干、水和煤碳、食盐,放到陶罐里埋起来,等回程时,除了肉干可能坏掉,其他的东西都能保存很久。”

 “这样一来,我们赶路的时候就知道大概还有多久就能休息了,而这些临时营地,除了偶尔会有野兽破坏,其他的时候,也就是里面灰尘和落叶多了些,稍加打扫就能入住。”

 “嗯,这个方法挺不错,你们回头记一下,几个人在一起合计合计,看一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不影响部落今年工作的同时,来进行驿站的建设。”

 “好的,我们记下了。”

 “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风雪中行进的时候,发现部落的羽绒服并没有在室内保暖,”张洪从座位旁拿出一件由部落妇女一针针缝起来的羽绒服,“看,这里、这里,绒毛会从麻线之间的缝隙跑掉,并且本身麻布透风,不算很保暖,用这个材料制成的衣服,穿不了几天就会失去保暖的效果。”

 “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熊巫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好出声让众人集思广益。

 “非要用鹅毛或者鸭毛吗?其他动物的毛发不行吗?”熊花怯生生地说道,“部落里还有不少羊,我看它们身上的毛也挺长的,是不是可以用起来?”

 这次总结当然不止是张洪和巫等有限的几个人,实际上来说,熊部落各个“产业”的负责人都过来了,索性没有什么事情,倒不如待在总庙里,一边谈事情,一边聊聊天。

 “是啊,我看部落仓库里那么多兽皮,羊皮也有很多,上面的毛都很长,”熊草这个时候也力挺姐妹,“我们前两天用几张羊皮缝了一件大衣,虽然很重,但保暖效果非常好,不行你们可以问问熊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