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90章 捉鸽子(第3页)

 既然是部落族长要求的一项“政治任务”,而且还十分有趣,不管是熊部落的族人还是其他部落的支援力量,大家都十分欢迎这个“工作”。

 雪停后,部落围墙内外,到处是拿着筛子、藤筐、木棍和绳子的族人,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项抓鸟活动,也成为了另一项族人们津津乐道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爱玩更是他们的天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竹子做成的鸟笼中,放着许多被抓到的鸽子,但能够配对的却很少,只能由部落强制分配他们的配偶,让它们慢慢产生感情。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第一代的驯化肯定是最难,等到这些鸽子能下蛋,孵化出第二代、第三代鸽子,基本上这个事情就差不多完成了。

 被活捉到的鸽子,都被放在笼子里饲养,这个冬天下来,用竹子做出了不少物品,包括用来喂养小鸡的鸡罩。鸽子笼大部分材料都是竹子编成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由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

 结构简单,但非常适合野鸽子的饲养。而野鸽虽然有个“野”字,但驯养起来却十分容易。可以尝试与野鸽子进行互动,并逐渐建立信任。

 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熊部落公认的“全能型人才”——熊巫,张洪将不多的后世驯养知识也一并告诉了他:可以给它们一些食物和水,并尝试与它们交流。一旦发现野鸽子对你的声音和动作有反应,你可以尝试喂它们一些小型的昆虫或种子。

 互相熟悉之后,可以尝试让野鸽子逐渐适应人类的喂养和照顾。然后将它们带到住人的房间里,并给它们一些食物和水。逐渐地,可以让它们在室内生活,并逐渐适应人类的喂养和照顾。

 等到更加熟悉之后,它们对人类的气味就可以接受了,这个时候就能给它们一些训练了。当然训练以幼鸽最好。

 信号训练的目的就是使鸽子能领会主人的意图,懂得不同信号的含义,从而形成“条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种信号准确行事。

 信号可根据部落的需要自行规定,但是,信号一经确定,不可随意乱改、滥用,以免混淆,否则,信号就会失去作用。熟悉信号训练可与亲和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张洪为此还与巫商议了两天,确定了一些基本信息的规范统一。

 常用信号一般分为声响(哨子或口哨)、颜色旗语两大类。声响用于在部落饲养时,呼唤吃食、出舍、归巢、散步、洗澡和发出警告等。颜色旗语用于飞翔运动、飞行训练指挥等。

 例如吃食训练,喂食前把鸽舍地面打扫干净,吹口哨的同时再在幼鸽身旁撒少量食物,让它们慢慢啄食。如此重复训练,只要有几只胆大的吃了,其余的也会跟着啄食。这样在喂食之前,先吹口哨,再喂,久而久之,哨声成了有食物可食的信号,而形成条件反射。此后幼鸽只要听到哨声,就知道能得到食物而群集,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

 除了哨声,还有颜色训练:

 部落里常用的颜色有绿、红、黄、白、黑。一般使用方法为:

 红色旗:插在鸽舍屋顶作为强制飞翔的信号,人为地强制信鸽作长时间飞行训练,时间可达数小时。训练日久,便能使信鸽养成见舍顶有红色旗就飞行的习惯。

 绿色旗:在强制飞行快结束时,立即用绿色旗换下红色旗,并人为地让疲劳的信鸽降落入舍。如此反复训练,信鸽在飞行回到驻地上空见到绿色旗时就能迅速降落入舍。

 白色旗:插白色旗在舍顶时,人为地让鸽在舍外自由活动,久之,鸽就能养成见到白色旗就自由活动的习惯。

 黄色旗:作为唤鸽入舍的信号,可与声响信号同时使用。

 黑色旗:作为对鸽遇险急需立即飞走并扶摇直上的警告信号。

 总之,此项训练要人为地从强制、奖励(喂食)的方法入手,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自行辨别并按主人的指挥行事。颜色旗语训练和声响信号训练最好是配合使用。

 (以上驯养信鸽的方法均来自某度,为了避免凑字数的嫌疑,现简单介绍一下,有想了解如何驯鸽的,可自行查阅。)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