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新一年新计划(第2页)
到了三月份结束,在水村、黑齿村以及熊部落本部的支援下,各个村子都完成了原定的耕种目标,平均算下来,除了黑齿和水村,各个村子都完成了700多亩的耕种面积,而黑齿和水村,更是完成了5500亩、4800亩的土地开垦,加上熊部落后续又陆陆续续开垦的上千亩蔬菜田,整个熊部落在这个春天共播种土地亩,是去年8000亩的五倍!
按照去年的产量,光是这亩土地,就能给部落带来400多万斤的收获。而有了这些粮食,熊部落不管是应对自然灾害,还是组织更大规模的探险,甚至是建设规模更大的工程,都有了物力支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也是熊洪为什么要坚持“以农为纲”的原因。至少有了这些粮食,族人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就不用担心食物短缺的问题,就能从原本的农耕族人中,脱离出更多的劳动力,专门从事部落的各种工坊和器具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耕耘,部落终于完成了今年的耕种目标。随着大规模春耕的圆满结束,部落的各个工坊也即将重新启动。
整个熊部落耕种的田野上,还是有不少族人正零零散散地在田间劳作着。部落将粟田、菽、黍以及油菜等播种完毕,接着就要趁着还不算太忙,再在小溪边、围墙边、道路旁等零碎的地块,种上一些蔬菜,用来解决部落日常的蔬菜供应。
一些半大的孩子,在部落女性的带领下,欢快地奔跑在田间地头,挎着竹篮,三五成群地围着田埂和荒地,寻找着正当肥美的野菜。
熊洪站在门楼上向远处眺望,四月的暖风吹来田野间的泥土气息,让他感受到厚重和踏实的感觉。
这段时间,首先需要恢复部落正常的生活节奏。春耕期间,族人们为了赶时间,打破了原有的作息规律。通常,大家会在太阳升起后约半小时起床,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但在春耕期间,大家几乎在鸡鸣时就起床,直接吃饭后便开始耕作;中午也没有休息,饭后便继续劳作,直至天黑。尽管劳动强度很大,但熊部落的族人们毫无怨言。
熊洪明白,在最初几年,族人们都是纯朴的,尚未学会偷懒。他们也清楚,耕种这么多土地是为了自己不挨饿。当然,这种原始的“集体主义”存在一些缺陷,总有人试图钻空子。但在当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偷懒与否对工作量的分配影响不大,熊洪并不太介意个别族人的懒惰,只要他们能承受部落的鞭策和笞刑,更何况还有众多队长监督,部落的工作总体来说并不算重。
春耕和秋收都是极其耗费精力的季节,部落族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减轻几斤体重。熊洪深知大家的辛劳,包括他自己在内,几乎全天都在田地里劳作。这些汗水和付出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和族人都认为这段时间的辛劳是完全值得的。
其次是安排族人对田间的管理。既然开垦出来这么大一片的土地,那就要做好田间管理,哪怕只是间间苗,也要比完全不管要强。
围墙附近的耕种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最早种植的地里已经长出了嫩绿的粟苗。族人们每天都会牵着狼狗,在这些成片的田地周围,驱赶着喜欢偷吃嫩苗的野兔、田鼠等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