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320章 建桥(第3页)

“那肯定不行,草村的麻皮、黑齿村的兽皮和肉干、草料,都得用船运,”熊木摇摇头,熊洪族长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现在熊罴号这些船只的桅杆是可以拆卸下来的,只要放倒,就能通过桥梁下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初在设计船只时,可没考虑到桥梁的通过性问题,桅杆设计的比较高。好在桅杆也不是一个整体,底部可以改造,之后就能像熊木所说,放放倒就可以通过。

当然,这种也不是长久之计,桥梁只能修的更高一些,保证四米多高的桅杆能顺利地从桥底下通过。

两侧的桥台倒很容易提升高度,无非是多填点石子、多加点土的事情,可对于桥梁主体来说,就有些麻烦了。

目前修桥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桥墩,要考虑水流的侵蚀,又要考虑结构稳定,还要再考虑加高一些……好在熊木等人准备充分,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最终的制作方案确定了下来,并且在冰面上敲出来一条两米来宽的木板通道,一些准备好的物料便可通过这条通道,运送到河流中央,用于修建桥墩的基座。

“这里,快点把冰块清理走,马上又要冻上了!”

熊大大声地喊着,并用抄网将敲碎的冰块从窟窿中捞起,倒在一旁的冰面上。

冰窟窿周围都被族人用木板围了起来,即便整块冰层破裂,族人们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危险。

“打桩的时候,都小心点,看准了再砸!”

草苗扛着一根大腿粗细的木头,一端削尖并且被碳化过,使劲插到不算太深的水底,周围等待着的族人,纷纷站到木架上,用青铜锤使劲地把木头往水底砸去,直到这根三米长的木头只露出冰面小半米。

跟冰面上铺设木板的要求不同,现在所站立的地方,虽然也往河底打了一排木桩下去,但这些木桩都很短,桥墩修好后,是需要再拔出来的,而桥墩这里,打下去的木桩,就承担着支撑结构的主体作用。

周围用四根同样粗的木头钉到了河底,这四根木头连同周围一圈的木栅栏,就是修筑桥墩的主要结构。

四根木头中间,用短一点的木棍连接在一起,并且用榫卯结构固定住,防止松散开;外侧,则用一些金属条、木棍、木板给围了起来,中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从岸边运送来大量的碎石和沙子,混合上黏土和石灰后,被填充满,然后用木棍使劲夯实。

桥墩在水下的部分,为了让它更加结实,熊木还让人用竹条编了一些竹筐,装满大石头沉到水底,把桥墩给保护起来。

这部分桥墩由于处于水下,要经受住河水日夜不断地冲刷和浸泡,熊木让人又拉过来十几车的石头,将这座桥墩底部给紧紧地固定在河流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