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414章 明观院(一)(第3页)

 

或许在有些族人看来,设立这样的“科研机构”有些过于超前,部落现在的发展情况,似乎并不需要这样的机构,就算需要加强部落的“科技水平”,也只要集中在农业或者几个重点工坊上即可。

 

但熊洪不这样认为,设立明观院,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工艺的创新和改进,也不止是为了解决几个产业未来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更应该是形成一套规范化、有效率的流程,在实践中总结各种经验、探寻原理,从而指导各种工艺、技术的再次革新。

 

说白了,就是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推动部落的技术进步。

 

这注定是个相当漫长的流程,可能在很多领域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研究,以及海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但为了长远考虑,这件事也要坚持做下去。直到熊洪不在了,部落也能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走下去,这样的机构才是熊洪需要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明观院要干什么?”

 

第二天,苦思冥想一夜的熊洪,带着记录满想法的纸张,跟熊木等人说着自己对明观院的要求。

 

“有一点你们做的很不错,知道从部落的各个工坊召集有生产经验、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比较强的族人。我们明观院绝不是一个只会待在屋子里翻看各种资料、不知道去实践的部门。最终目标,是利用明观院总结出的方法,指导部落技术的全面进步。”

 

虽然有些话听的不是太懂,但熊木熊杰大概也知道族长的意思,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也是有些认识的。

 

“关于明观院要干什么,其实我们早就已经在做了,比如木工坊对武器装具的制备、农业队对耕种工具和方法的改进、冶炼坊从矿石开采到冶炼的流程规范改进……其实很多工坊,都有这样的做法。”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零散的、各自研究的方式,集中到一起,这样才有可能在互相影响和探索下,发现新的技术和方法。”

 

熊杰和熊木点点头,族长所说的很有见地,给他们很大启发。事实上,部落的确有不少工坊和部门在自行研究、探索新的生产工具和方法。比如农业部门,就对这种新技术、新工具非常重视,但凡是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种地效率的,石雪都非常欢迎。比如之前的播种耧车、起垄车,帮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

 

石雪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勤劳,但实际上,她可是经常派人往木工坊、冶炼坊跑,将农耕工具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近两年很多农用工具,都是在他们生产中创造、改进出来的。

 

甚至他们自己都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种子、水土环境和观察播种与季节关系的小队,有人专门负责种子的筛选,有人照顾试验田,还有的改进堆肥方法和技艺……农业队每年的付出,别人不知道,但熊木却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