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答疑解惑(第2页)
至于以后这些部落只靠自己的力量开垦的土地,这个熊部落不会予以干涉,但依旧需要按照最低的标准,三成的收成来缴纳。
因为熊部落会提供种子、工具和畜力,协助他们在春耕和秋收这种关键的时刻,不出什么大的问题。
其实向他们收取这些收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既然如同“税费”收缴粮食,那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路,在这些部落遇到危难时,予以全力支援。
以后要是大家都种地了,那很有可能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很容易导致庄稼颗粒无收或者大规模减产,那熊部落储存的大量粮食,收缴上来的粟籽,就可以用来提供救济。
“各位族长都想知道自己能分配多少,这个也容易,我就先说一下我们熊部落的分配方法吧。”
关于土地的分配原则,熊洪则是建议在熊部落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部落的出力程度来分配,出人出力越多,自己部落能得到的田地就越多,如此一来,这些部落在开垦的时候,也会更积极一些。
按照这个原则,参与集会的近七十个部落,都要派出一定数量的青壮年,熊部落提供工具、畜力、技术,以及一部分的族人,今年集中到一起,统一开垦荒地,再进行分配。
比如要是有一千五百人参加,冬天到来之前开垦出两万亩的土地,那就按照相应的参与比例,来分配这些土地。
分配时,则是由熊部落牵头,由几个有威望的族长共同组成一个小组,统计每个部落的出力程度,就是从几个方面的付出情况,来确定分配比例:如部落出动的人数、提供的畜力、工具,以及相应的技术。
当然这几个方面中,基本上都是熊部落占绝对的优势,毕竟这次的主力就是熊部落,熊巫和几个营地的村长都商谈好了,至少要派一百二十多人去参与土地开垦。
到时候到了分配的时候,肯定是熊部落占的多,而且要多出来很多,为了不让这些部落觉得有失公平,也为了减少自己的种植压力,熊洪建议,熊部落在这里占有的耕地面积,不要超过两千亩。
一方面,熊部落在东边诸部的人数现在还是太少,几个营地虽然人口都在两三百人左右,但一味地抽调人手出来,极易导致这些好不容易才建好的村落营地出现问题——人口,是熊部落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的因素。
另一方面,白骨洞、灰村、三族等营地,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比如收集油桐籽、生产陶器、分发麻皮和收集线锭、熔炼铜锭和锡锭……这些事情都很重要,而不仅仅是为了到这里来种地的,要是种地的话,那熊洪为什么还要跑到这里来?光熊部落周围能够用上的耕地,就还有好几万亩可以开发。
所以这次熊部落只要两千亩,保持在这边的存在,等到以后部落人口增多了,或者调整发展策略了,再到这边来也不算太迟。
得到熊部落的明确表示,只要两千亩而不参与后续的耕地分配,立马引起了所有族长的兴趣,这样一来,原本最担心的,熊部落会分走大量土地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虽然依旧要缴纳一半的收成,但从内心深处来说,熊部落所提供的各种支持,绝对值这些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