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原因及对策(第2页)
除此之外,还要跟他们一起强调部落的共同目标,让所有族人(包括他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部落更强大,而他们也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当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新人不只是安排“干活”,更要表达出对他们融入部落、学习技能、未来为部落做更大贡献的期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部落未来的一部分。
同样的,在年底表彰的时候,也可以选出几名具有代表性的新人,将他们的故事介绍给其他族人,让部落知道这些新人,也是为熊部落的发展付出了很多。
第四步,则是建立起一套基于贡献的、透明的分配与晋升机制。
首先就是要细化劳动价值。比如耕一天地和摘一天蔬菜,哪个更累?砍一天的木头和挖一天的土,哪个贡献更多?
这些不同的奉献,直接比较是无法比较的,只能通过其他办法来衡量,就像是现在交换物资前,能够兑换多少粟籽一样,部落可以与各个队长协商,确定每种工作不同的贡献值。
例如砍一棵树能够换多少贡献值,摘一天菜能换多少,这些都要进行划分,而且是越细越好。这样一来,每个族人工作起来,就知道一天能够得到多少贡献值,也能知道部落里哪个岗位更加重要。
其次是新人逐步融入。在新人刚加入部落的时候,的确可以享受与其他族人一样,应有的住宿、饮食保障,但在其他方面,则需要按照部落的要求工作和学习,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升对新人的待遇。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新人有基本的保障,也让他们看到想要过得更好,就要按照部落的要求来,还可以让这些部落的老人心理平衡。
最后是技能学习和晋升通道。
部落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让新人有机会向老人学习更高要求的技能(如制陶、冶炼、种植、造船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技能完整地传承下去,还能在传承中促进沟通和交流。
部落老人担任导师,指导新人,当新人掌握一定技能并通过考核,就可以承担更重要的工作,获得相应的地位提升和回报。比如可以让他们担任小队的副队长、获得更好的物资等,让新人看到通过努力学习和贡献,就能提升部落地位和待遇的希望。
当然这些规则和制度,必须要公示出来,让族人们都知晓,减少族人间相互猜忌。
而第五步,就是构建熊部落的身份认同。
现在新人要想融入熊部落,也不是没有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认真干活,被队长甚至是族长、大巫师发现,直接提拔。这样的族人不在少数,包括石雪、流灰、彘鬃等等,都是由于在某方面表现突出,被直接发现提拔的。
第二个办法就是通婚。比如当初的羊美、羊喜,以及槐叶、桃花这些女性,当然也有类似羽落这样的男性族人,这样的办法最直接,当然也不是谁都能采用的,比如木棍,就被本部的所有适龄女性抵制。
第三个办法比较特殊,就是有一些重大的发现或者贡献,甚至是发明,只要部落认可,那其他老人自然不会有意见,反而会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