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秋收前的人员安排(第2页)
即便在那里熊部落自己没有多少土地,但光是收上来的“税收”,就够熊部落的朝阳营地养活自己的了,稍微再发展一下,将粮食运送回来,反哺部落,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是族长,那边毕竟没有多少我们的族人,其他部落会按照我们制定的规定去做事吗?”
水草有些疑虑,大巫师在信里也说了营地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到冬天之后,几乎就会与世隔绝,根本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系,只靠几十名熊部落的成员在那边,很难说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熊巫在信里也说了,如果朝阳营地能够开发,就会先带着四个部落过去,这几个部落与我们关系都非常好,而剩下的部落每个会出一二十人,这样的话,我们部落的战士队伍,对这些单独的部落,就有足够多的优势。”
熊洪很清楚,这么多部落的人聚到一起,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彼此间有矛盾的,要是一个管理不好,那就可能引发大的乱子。
所以对大巫师调集熊皮和草晨去管理朝阳营地,他也是非常赞成的,有熊皮带着一队战士在那边,再加上一些跟熊部落交好的部落,维持营地的稳定应该不成问题。
况且各种工具、技术都掌握在熊部落手上,这些部落的成员,要是想要有收获,就必须听熊部落的。
而且熊洪也不怕这些人闹出乱子,只要有一个部落露头,不用熊部落亲自动手,跟这个部落不对付或者与熊部落往来密切的部落,就会主动出手,将闹事的部落驱逐出这个农耕圈子。
在看到农耕的巨大产量和稳定后,熊洪不信这些部落不动心。
当然,第一年是最危险的,当明年秋收之后,只要产量过得去,这些部落的所有疑虑,都会自然消失。
“对了,第二批物资准备的怎么样了?”
“粮食和食盐、布匹已经准备完毕,熊山、熊木那边正在全力打造所需要的工具,大巫师他们要的工具太多了,一时之间没有那么多库存,我们便把一些旧的工具都送了过去。”
第一批运送的是各类工具,因为那边的食物并不是很缺,优先运送过去工具,会让他们更早的用上。虽然这些工具只有少部分是新制造出来的,剩下的都是部落的旧货。
不过就算是旧货,用起来也非常顺手,远比那些部落使用的石器、骨器要好上很多,质量也不用担心,对部落生产的工具,熊洪还是很放心的。
“好,第二批物资可以准备了,运完之后,今年应该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了。”
熊洪仔细地思考了一下,秋收、朝阳营地、围猎,好像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眼下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秋收。
本部今年种植的粟,由于采用垄作法,比去年多生长了两天,整体而言,粟穗的重量更重一些,可能由于水肥条件的改善,再加上堆垄的好处,粟籽的个头也更加饱满。
“族长,这两日天气应该都是晴朗的,正好粟杆都变黄了,到了收割的时候。”
石雪将粟田的情况告诉熊洪,从黍麻成熟收割开始,一直到粟籽归仓,这段时间是农业队最为辛苦的时候,好在今年从临海诸部,送回来不少俘虏和族人,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部落的生活,对各种农活也能做到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