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新工具的要求(第2页)
但凡是后世穿越过来的,都知道该用哪种材料作为货币——部落的青铜工艺不是日臻成熟了吗,那就可以考虑铸币了。
铜钱,在华夏文明中,至少存在了2000多年,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华夏农业文明的始终,不仅用起来方便,甚至还满足了后世的收藏爱好者们特殊的收藏癖好。
当然,现在拿那种“天圆地方”的孔方兄去其他部落交换他们的食物或者物资,肯定会被他们打出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铜钱有什么作用。
发行货币,不仅仅要满足货币的基本职能,还需要一定的“国家信誉”作为背书。
不然谁会允许你拿一块一丁点大的铜片,就来把我辛辛苦苦打猎得到的猎物给换走。
货币能够使用,不仅仅是它本身有用,还需要被使用的双方或者多方共同认可,而在熊部落的“部落信誉”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之前,用作交换“一般等价物”的铜钱,接受程度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就比如白河诸部拿到了一堆铜钱,想要来部落换布匹,结果熊部落抵赖,说这铜钱用不出去,那对铜钱的接受程度,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伤害的不仅仅是白河诸部这些铜钱的持有者,还有部落本身的信誉。
所以,当前的“货币”,本身就得有用。
好在熊部落生产出来的青铜器在各个部落都广受欢迎,虽然熊部落严格控制金属工具、武器的传播,但一些青铜的鼎、锅、壶以及一些祭祀用的东西,却非常受欢迎。
况且很多部落已经知道这些青铜器是金属冶炼浇铸而成,虽然现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但熊洪可以预见,这也是迟早的事情。文明的发展进程总是相似的,熊部落既然能发现这些规律,那其他部落也是有可能发现的。
对此,熊洪也不打算进行打压,但也不会去推广这个技术,毕竟能多从这些部落身上得到好处,也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而要是别的部落有了这个技术,也不用刻意打压,除非他们的存在本身,已经严重威胁到熊部落的生存。
熊洪的想法是,这些了解铜器生产的部落看来,熊部落铸造的铜币,也是一种铜器,虽然本身除了回炉重铸外没啥大用,但它积累多了,份量也不轻。
这就让青铜或者铜制造出来的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因为它可以熔炼掉,铸造成青铜器。
另外,熊洪如果铸造铜钱,也会尽可能地制造精美,这样更容易被这些原始部落接受——好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铸造铜币倒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难度,现在熊洪已经在着手设计“母钱”了。
私有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生产力,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变。比如熊洪需要对一些技术,尤其是能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提前进行预研。
……
“不知道族长叫我们过去,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别打听了,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族长喊我们,自然是比较重要的,再说想这么多干什么,去了不就知道了?”
“也对……”
明观院门口,熊木将熊杰、牙黑、土尘等人召集到一起,准备前往宗庙。昨日晚饭后,他便接到白茅传来的族长命令,让他们今日在钟声响起九声后,尽快到宗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