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461章 族长召见(第2页)

 

现在需要逐步推行私有化,又铸造了这么多的铜币,就是为了促进部落内部的消费,让物资和铜币流通起来。

 

除了一些关键、重要的东西不允许买卖外,剩下的跟族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熊洪也觉得没有必要禁止,反而可以支持一下。

 

当然,该做的管理,还是要管理的。

 

“大家担心熊霸他们的行为,会让部落族人不去劳动,转而去做这种‘倒买倒卖’的事情,实际上,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熊洪继续分析,“不去劳动,手上就没有足够的铜币,那整个部落的交易就不会那么频繁,因为想花也没钱去花。况且,每个族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就算是去从事商业的活动,也得在休息的时间,这一点要求目前不会变。”

 

熊部落目前几年,即便是放开私有化,那也是基于集体下的有限私有化,不可能完全放开,甚至还会加强管理。

 

“不错,熊霸他们,都是在休息的时间做的,平时还要学习和去田地里干活的。”

 

“当然,还有人觉得他们用的是部落的技术、部落的工具,产出的东西却是归自己所有,会不会以后,大家都做这种从部落拿好处的事情,能看到这点的族人非常好。”

 

熊洪称赞了一句几个队长,“所以我觉得,可以在他们生产的过程中,或者是售卖之后,向他们收取一些部落的‘技术费’、‘工具费’等费用,用来保障部落的利益不受损。”

 

“不错,族长这个办法好!”

 

熊大也反应了过来,跟熊木对视一眼,“这样的话,部落也就不用担心工具的磨损和技术的扩散,给部落带来的损害;而且这些由个人生产、售卖的东西,额外收取一些费用的话,价格自然会更高,那部落生产的物资就更有优势。”

 

“对,就像是其他部落接受我们的种田方法一样,只要是在我们指导下种地的,就要给三成以上的收获!”熊木也附和道,“在部落里售卖这些物资也是一样,部落需要收一部分铜钱。”

 

如果向这些个人或者小队生产的物品,或者所获得的收入征收这部分费用,成本上去后,部落生产的物资,也就更好售卖了。

 

“是的,如果以后部落逐渐放开允许个人拥有的物资,比如麻衣、陶器、饰品这些,那这些人生产的东西,也是需要原料的,部落只要控制好这些原料,最终会有一部分铜币,流到部落手中。”

 

“更何况他们需要向部落交铜币,部落就能将这些铜币回收回来了,自然就能做到族长所说的铜钱和物资的流通。”

 

跟在熊洪后面久了,这些队长们也算是见多识广,对这些问题自然是一点就透。

 

“向售卖物资的行为收取铜钱,我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熊杰接过话茬,又提了一个问题:

 

“不过怎么样收,我们还要仔细考虑一下,是从生产的过程中征收,还是从最后他们的成果上收,我觉得不应该按照农业那种方式,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收法?”

 

按照后世的经验,对土地征收的赋税有两种标准:土地面积和最终产出;而熊部落采取的是以土地的最终产出,来向其他部落“征收”这些土地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