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来自部落的“订单”
的确如熊霸所说,最开始他们并没有制作衣服卖的想法,真的只是单纯的想做给自己穿。
毕竟纺织坊那边,虽然每个月都会生产一些衣服出来,但基本上都是会放到仓库里存放起来,等待统一分配。实际上能够出售给族人的几乎没有,需要等到一定的时间才会下发。
而秋收后,由于奋力劳动,熊霸他们小队的衣服就没有几件完好的,这里一个洞那里一条缝的,尤其是熊霸,衣服上还用几根麻绳捆着,防止散架。再加上部落给他们的奖励,几个少年一合计,就决定买布自己做。
后来“灵光一现”,不知道是谁提出来,把做好的衣服卖出去,再换一些铜钱回来,这样就不用担心铜板用完了。
熊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看到族长没有说什么,熊霸继续说道:
“一尺布(一米三尺,一匹布近14米)需要5个铜币,但整匹布买的话只要150个铜币,能省下来很多铜币,我们自然回按照整匹的来买。但买一匹布不够,两匹布又太多,所以我们就想到,能不能多做几件衣服出来,从别人手上换铜币回来。”
“所以,正是这个原因,你们才决定做衣服的吗?”
“是的族长,正好当时我们手上有不少铜币,大家都决定,用这个办法,搞不好能换更多的铜币回来。”
熊霸尴尬地回应着,想法是很好,可是现在看来,差不多要将500枚铜币全部给赔进去了。
熊洪看着一脸无奈的熊霸,心里也是开心了一下,这小子不错,新脑子就是比其他人灵活,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这种“购买原材料售卖成品”的办法,虽然结果不怎么样,但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推行私有化,首先得有能够让族人自由买卖的商品吧,而部落现在缺的,不就是这些商品太少了吗。
“族长,我不知道部落不让卖这些东西,回去就跟大家说不要再卖了。我准备把做好的衣服给队员们分一分,就当是补偿了,至于欠别人的铜币,我也会把纪念章换出去,剩下的钱慢慢还他们。”
熊霸也下定了决心,东西卖不出去,就给队员吧,反正衣服大小都差不多,队员们也能穿的。
“谁说部落不让卖的?”
熊洪摇摇头,上前拍了拍熊霸的肩膀,“这次喊你来,就是跟你说说,你失败在什么地方。”
“族长?”
“想必你也清楚,部落现在有铜币了,这些铜币要用起来,那肯定就需要有东西买有东西卖,而买卖的过程,以铜币来算的话,我们就叫他贸易……”
熊洪跟熊霸说了一些来自后世基础的贸易知识,同时也说明了贸易对熊部落的影响,在熊霸看来,族长是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事实上,随着私有化的推进,以及探索部落贸易、商品、货币间的“经济”关系,打造熊部落的“经济模式”,熊洪就需要在多个方面去进行改变。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部落的决策层,也就是在他和各个队长、产业负责人中间,建立一套比现在部落集议还要高效的“行政决策层”。
其次则是在部落的小队长、村长、营地负责人中间,建立管理层,有效地听取领会部落的各种决议,负责实施、监督。
最后则是在全体族人中间,建立监督、反馈的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收集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